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教育   2912篇
科学研究   1225篇
体育   144篇
综合类   150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060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张旺俏 《中国科技信息》2007,28(7):124-125,127
采用能够反映人对语音的感知特性的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作为语音的特征参数,研究了基于MFCC的VQ的识别方法,对单独使用MFCC与使用MFCC和AMFCC结合的识别率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说话人的特征参数进行倒谱提升之后,MFCC和△MFCC结合能更好地区分不同说话人。  相似文献   
122.
信息提供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宁  刘玮  赵丹 《情报科学》2004,22(3):257-260,275
从用户角度看信息可视化主要就是信息提供的可视化,也就是信息服务界面的可视化,本文分别讨论了原始信息提供的可视化与信息检索结果提供的可视化,其中信息检索结果可视化从数据库检索和网络检索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3.
对档案学核心期刊中244篇档案社会记忆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及双聚类分析,可以直观、科学地反映我国档案社会记忆研究的发展状况。我国档案社会记忆研究目前已趋于成熟发展阶段,研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后保管时代档案社会记忆价值构建、档案记忆和权力与身份认同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边缘弱势群体的档案记忆、数字档案记忆资源的整合和开发等方面。建议在档案社会记忆范式构建期继续深化理论研究深度,将档案社会记忆的学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发挥理论研究的现实指导和发展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127.
信息可视化是情报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回顾了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并探讨了用本体编辑工具实现文献分类表可视化的方法.图1.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意义]探究知识创新扩散路径下的隐性知识扩散和转移行为,据此构建蕴含专家学者隐性知识的知识地图,对推动知识共享与创新至关重要。[方法 /过程]首先从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地图融合的角度明确创新扩散驱动的隐性知识地图构建原理,在此基础上建构隐性知识地图构建流程模型,并以微电子领域为例,围绕主题、学科、机构、地区4个维度内的创新扩散路径,衍生出隐性知识载体的内在关联,借助可视化方式构建隐性知识地图,探究专家隐性知识扩散和转移行为规律。[结果 /结论 ]提出以创新扩散为驱动的微电子领域内的隐性知识地图构建方案,追踪知识创新扩散脉络与隐性知识载体间知识流动行为,可充分满足专家定位、团队构建、专家推荐三个场景下的独特需求。  相似文献   
129.
智媒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运用为可视化报道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的可视化报道在叙事呈现、数据使用、渠道整合、人才储备等方面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可视化报道应从数据赋能、互动场景、增强情感、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四个方面寻求突破,创新呈现方式,拓宽报道视野,增强报道深度,体现媒体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0.
可视化报道具有让事实可视、让规律可视、让过程可视等传播优势,运用可视化技术进行“三农”报道创新,是新闻媒体服务国家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三农”报道应善于用视听手段反映政策趋势、用数据手段把握发展趋势、用策展手段呈现全景态势,依托新技术开展沉浸式报道、多模态报道和智能化报道,反映乡村振兴新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