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950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21.
4月的石家庄,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草木泛绿,气候宜人,记者一行来到新华区金地小学时,该校教师正在开展"青蓝工程"新老教师合作组活动。热烈的气氛,民主的参与,让"青蓝工程"这棵老树发出了新枝,而这项活动是该校为促进教师个人研修制定的具体措施之一。在当前教育界广泛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  相似文献   
22.
大学支持下的项目研修模式是校本研修的一种重要模式,也是大学与中小学创建合作伙伴关系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本文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阐述项目研修的过程;通过对实践的反思,促进对项目研修模式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班主任网络研修共同体是互联网共享空间下班主任研修的新模式,它通过营造良好研修氛围、提高教学反思质量、助力共同成长三个路径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4.
我校在进行学习型学校建设过程中,走校本研修之路,响亮地提出了“要做教育家,不当教书匠”的口号,在教师中实行分类培训、分层提高的校本研修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青海地区的1 730名学前教育、小学和中学教师调查,从培训内容、培训评价、培训形式、培训学科结构分析了青海地区教师培训的现状,建议安排培训内容时,紧密联系当前课堂教学实际;建立完善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创新培训模式,开展"送培下乡"和"跟岗研修"式的培训;增加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教师培训;逐步加大对民族教师的培训。  相似文献   
26.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全面实施,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成为当务之急。校本研修的兴起为学校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指出了一个方向。各区县、学校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方面的工作。本刊特别从讲座中节选了青浦区实施校本研修的方法和静安区总结出的校本研修的基本环节进行介绍,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7.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师面临的教学环境剧烈嬗变、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对象日益复杂,专业学习活动必然从个体层面转入合作研修模式,以此来提高效率和质量.结合现状,我国区域英语学科研修共同体发展中存在许多障碍,如文化隔阂较大、凝聚力不足.文中笔者结合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区域英语学科研修共同体建设的有效策略,以供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8.
刘建银 《人民教育》2020,(3):117-119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从“国培计划”到“校本培训”、从理论研修到影子研修、从线下学习到线下线上混合学习、从面向新教师到面向骨干教师和班主任、校(园)长的多类型、多形式、多层级、多主题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培训应该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观念更新、知识能力提升乃至专业发展形成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9.
专业技术课题过程研修式培训的总体思路是: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契机,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最终解决生产难题为目标,以培训搭建平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全过程的知识力和创新能力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30.
王姗姗  蔡澄  唐文静 《文教资料》2011,(10):111-113
在枝本研修中教师的态度是校本研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作者在对江苏省盐城市农村中小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此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中教师教研态度的基本现状,并对教师的消极态度进行了成因分析,藉此提出了改善校本研修中教师教研态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