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950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回首我校的课改之路,可以说,我们是和着课程的韵律脉动。在“脉动”中,我校立足于自身实际,积极推进课程改革,逐步构建起基于校本发展战略的新课改运作体系,主要包括校本研修发展体系、校本教研制度体系、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43.
教师培训的“重心下移”后,校本研修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2006年7月出台的《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规定的“240”、“540”培训中,校级培训的学时比例应高于50%,并提出区域推进校本研修制度创新计划。  相似文献   
44.
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对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小学校本培训的现状,并就改进中小学校本培训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
校本研修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为了专业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培训方式,主要有校际合作、全校范围、教研组以及教师个人的四种研修形式,本文以上海市某区参与校本研修的教师为样本,以问卷的形式对他们参与研修的基本情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由于任教学段、教龄及学历的不同,对研修形式的选择存在差异。这些结论对于如何改进教师的研修形式以增强研修效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上海教育》2011,(3):73-73
通过名师基地构建学前教育国内学者、国际专家与实践人才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整合国内外理论、实践不同层面的专业资源和专业力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学前教育高端实践人才的合作发展共同体是本基地的目标。因此,基地在注重激发学员成才的内驱力和自主性的基础上,确立符合高端师资  相似文献   
47.
赵才欣 《上海教育》2011,(11):33-33
课堂的生命体有两个:学生和教师。学生的任务是学,教师的任务是教,学与教的关系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是"多教少学"还是"多学少教"?这是近期中小学讨论或实践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但这些讨论的立论基点,是视教与学为"二元"单体,具有"彼消此长"的价值选择特性。  相似文献   
48.
顾志跃 《上海教育》2011,(14):35-36
校本研修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校本研修的开展,需要多角度、多方面整合力量,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的成长是慢成长,需要经历从角色适应到经验积累,再到专业成熟三个基本阶段,而处在不同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状态和重点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9.
校本研修一直是提升教师教学效果,解决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反思、成长的重要过程.视频案例是校本研修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基于视频案例并结合网络教研进行的校本研修为校本研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促进校本研修提供了平台和资源.本文所研究的基于视频案例的校本研修无论在现场集中教研还是在网络环境下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基于视频案例的校本研修可以采取同步方式也可以采取异步方式,提高了教研的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是一线教师欢迎的校本研修模式.  相似文献   
50.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资源建设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网络研修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而其中资源建设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调研目前我国网络研修中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资源建设理论:以案例式资源为主,从实践性知识共享的贡献角度将资源分为三种类型,以及要树立新的资源建设观.然后根据经验学习圈理论和知识转化模型分析了资源的流通与知识转化原理与技术.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两年来的资源建设成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技术有助于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流通和转化,从而促进资源的再生与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