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85篇
科学研究   15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一对苯二酚(HQ)-H2O2体系的电化学催化行为。比较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和玻碳电极,峰电位从64mV(vs.SCE)前移至116mV,催化电流提高了10倍。对工作电位、介质pH、H2O2和HQ浓度进行了选择。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计时电流法测定HRP的线性范围为5.0×10-10~1.0×10-10g/mL。检出限为2.5x1×10-10g/mL。该法具有电极制作简单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2.
Guest editori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for making advanced micro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ing in a rapid pace recently. Research progress towards nanosized structures and devices opens up a whole new horizon for miniaturized system integration. Advances in this field will have an enormous societal impact and economic benefit in areas such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ergy, healthcare, and many more. There has been an enormous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interest in nanosized advanced technologies. The theories, tools and practices for the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test of these systems are emerging. The aim of this special section is to capture some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for the micro/nanosystems, with the following topics: Molecular and crystal assembly inside the carbon nanotube: encapsulation and manufacturing approachesElectroplating for high aspect ratio vias in PCB manufacturing: enhancement capabilities of acoustic streaming Local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tubes for direct integra tion in Si microsystemsdesign considerations Waferlevel SLID bonding for MEMS encapsulation Effect of substrates and underlayer on CNT synthesis by plasma enhanced CVD These papers will briefly highlight important advance ments i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of the micro/nano systems, and outline the blueprint of upcom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from the manufacturing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23.
通过浸渍干燥法制备了可集成至纺织品中的基于Ti3C2Tx的可穿戴温度传感器。所制备的柔性温度传感材料显示出负的电阻温度系数,其值为-0.36%℃-1,能满足可穿戴温度传感器的要求。展示了柔性温度传感器对温水与冷水的感知能力,验证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4.
25.
一个科学家小组研制山直径只有0.4纳米的全球最细的碳纳米管。1纳米相当于十亿分之一米。  相似文献   
26.
漆长席,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现任大英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能宝电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成功开发并量产了高表面功能化活性炭材料、特种石墨烯、新型碳纳米管等先进能源材料和全碳系、Pb-C系、Ni-C系三个系列两大类型(动力型和储能型)的超级电容电池产品.曾荣获四川省首届青年创新奖、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7.
雷蕾  刘政  赵素 《科技广场》2004,(7):81-84
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孔隙结构,分析了碳纳米管作为摩擦材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和近期碳纳米管摩擦材料发展情况,为工业用材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8.
本文研究了VB6在多壁碳纳米管掺杂石墨糊电极(MWCNT/CPE)上的氧化过程,结果表明:该过程是符合扩散定律的单电子不可逆过程,并有表面吸附现象;其阴极传递系数α为0.5454,阳极传递系数β为0.4546,扩散系数为1.062×10-6cm2/s。  相似文献   
29.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苯胺复合材料(MWCNT—ANCT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可能反应机理;本文还对该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质进行了测定,并对影响其荧光强度的因素及原因进行了讨论.另外发现该复合材料膜能促进电子的转移,对Cu2 有特殊的响应,这将使得该复合材料在Cu2 的定性定量检测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30.
考虑第一个光学声子模式的影响,我们计算了碳纳米管的Umklapp过程的声子驰豫率和热导率。计算结果表明第一个光学模式能够极大地增强声子驰豫率。随着碳纳米管管径的增大,考虑和不考虑第一个光学声子模式所得到的驰豫率的差异将逐渐增大。此外,驰豫率的增大导致了驰豫时间和热导率的降低,并简要地分析了第一个光学声子模式对于热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