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928篇
科学研究   180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101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9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双证融通”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融合与衔接,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讨论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的重要性,分析“双证融通”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以旅游英语专业(出入境服务)为例,探索如何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和课程建设有机融合,构建基于岗位技能需求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2.
双证融通是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职教与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资格证书标准体系及高职教育自身定位与发展方面的问题,双证融通在一定程度上或停留于一种理想的层次,或被当作一些简单化的课程改革的美丽外衣。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双证融通实践方面的问题及介绍德国的一些做法,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双证融通之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
技术作为一种解放性的力量,是儿童获得主体自由的存在方式。技术决定着生活世界的背景,以先在的方式融入生活进而建构儿童自身。技术世界通过丰富儿童的学习选择,延展儿童的交往空间及激发儿童的创造本能,反向确证技术对儿童生活世界的意义规定性。反思技术的资本逻辑、控制逻辑和教育逻辑,有利于对儿童美好生活愿景的技术限度做批判性的审查。  相似文献   
64.
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建设,探索实施项目化(任务)教学模式、"驾证式"考核方式、适应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方法的项目化特色教材的课程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5.
外贸单证课程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本文从授课层面针对该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建议采用“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6.
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强化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实行双证书制度是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双证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构建将双证研发、双证实施和双证鉴定融为一体,由学校、培训及鉴定机构、企业及行业组织共同参与的双证融通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完善政府及院校实施双证保障机制,健全双证鉴定工作机制,建立双证的维护与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67.
68.
曾天山 《教育研究》2022,(5):98-107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在“职普融通、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基础上形成的个性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显著标志,重在破解职业教育育人方式难题,解决职校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有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使课程教学理实一体充满活力,通过“学练赛考”促进德技并修、理实并重、手脑并用、工学结合,有利于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职业教育技术含量、扎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纽带、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为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需要明晰其基本理念、内容要素,一体化设计“对接整合、重构再造、转换转化”的融通机制,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研制理实一体的实操性教材、造就能说会做善导的“双师型”教师、推行手脑并用的示范性教学,推进职业教育育人方式创新,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9.
王永富 《职业圈》2007,(12):116-117
"双证融通"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在探讨广西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施"双证融通"的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实施的模式.  相似文献   
70.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亟待教材形态、教材的类型适应性以及教材开发团队回应其新需求。“岗课赛证”融通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之“新”体现在设计理念上的协同与集成、建设机制上的敏捷响应、教材内容上的有效衔接、呈现形式上的个性与开放和利用方式上的多元与泛在适应。新形态教材开发应突出教学优先原则、职业行动能力导向原则和形态适应性原则。推动“岗课赛证”融通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应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确立开发机制,把握教材建设核心要素以及明确教材开发主体等,从而形成适应“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新形态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