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14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团购是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产业形态,研究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对推动移动信息消费具有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建立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概念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信息人是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对移动团购APP信息采纳态度均产生正向影响,信息采纳态度对信息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本研究对更好地了解移动环境下用户信息消费行为并有针对性地开发APP软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组织创新采纳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动机、决策和绩效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面临创新风险过高、创新人才缺乏等问题,整体技术采纳绩效状况不甚理想,不同组织类型与规模的出版企业在采纳绩效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目前已成为网络环境下用户搜寻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探析用户知识采 纳行为有助于提升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组织与服务能力,对社区的运营管理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 过程】本文选取知乎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数据资料收集、三级编码等过程,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 关理论,构建了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采纳行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自我认知、平台认知、社会认知三 个维度对用户知识采纳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并通过认知有用性、认知易用性两个中介变量和技术、情感因素两个调 节变量分别刺激用户知识采纳的意愿,从而影响知识采纳行为。【创新/局限】从认知视域基于扎根理论的方法探索 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但采集的知乎的样本容量较小,概念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并未经过 大样本检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全面了解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现状,有利于深化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理论研究,为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按照内容分析法,本文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结论]当前侧重于探究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的影响因素,后续研究应拓展研究范围、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模型、注重研究内容的整体化及持续化,进一步动态解释与预测用户行为,提高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更正启示     
《情报学报》2011,30(6)
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刊登在2011年第3期《网站质量,用户感知及技术采纳行为的实证研究》一文的图3(230页)出现错误,正确的图3应该是:在此,我们诚恳地向作者和广大读者致歉,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编辑和校对,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用户动因一直是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用户对信息系统的初期采纳到持续使用,一系列的理论模型被提出并得到了检验。性格作为反映用户个体特质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得到了社会心理学、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关注,然而在信息系统领域关注较少。本文选择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模型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作为反映用户初期采纳和后期持续使用动因的典型模型,试图将性格五因素理论与这两个模型相整合,以深入理解不同用户性格特质对于用户信息系统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瑛  陈志群 《当代传播》2011,(6):71-74,78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校内网采纳行为,运用频率分布表、交互分类表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校内网的扩散符合经典的创新扩散S型曲线,新采纳人数随时间推移趋于钟型曲线.根据创新采纳时间的早晚而划分的不同类别采纳者,与信息来源者之间的关系强弱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对于后期采纳者,校内网的早期...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霍尔的关注为本采纳模式为基础,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关注阶段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影响初中英语教师课程关注阶段的因素,为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完善提供一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初中英语骨干教师主要处于CBAM的任务关注阶段和影响阶段;教龄不同的教师对新课程的关注发展阶段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移动商务特征的视角,结合感知风险和感知费用,构建了移动购物用户采纳研究模型,分析影响用户移动购物使用意愿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移动商务三个显著特征感知无处不在、感知个性化和感知情境提供以及感知风险对用户移动购物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据此为移动购物服务商提出了提升用户采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课改从试点到正式实施,历经曲折,已基本完成第一周期的启动、尝试,并逐步走向新一轮的深化、推广阶段。但如何更科学地评量课程实施的程度,我国还未能在评价方法与模式上展开深入研究。霍尔等人总结出的“关注为本采纳模式”是国际上迄今为止有一定影响力的课程实施评量工具。将这一模式进行本土化验证,无论对促进世界课程理论的发展,还是对我国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丰富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