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7篇
教育   282篇
科学研究   50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黄河上中游降水正态性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权  马敏劲  李艳  张永泽 《资源科学》2013,35(7):1455-1462
基于1961-2011年黄河上中游45站年、月降水量资料,利用偏态(峰度)系数、变差系数、皮尔逊Ⅲ型分布等统计方法,对该区降水量进行正态性和稳定性分析,并拟合不同保证率下的年降水量及百年重现期.结果表明:年降水量有33.3%的台站未通过正态性检验.月降水量冬季各月几乎所有台站均不服从正态分布,夏季各月降水量正态性略好,但未通过正态性检验站数也在60%以上.对降水量进行非线性变换后的正态化效率达95.4%,其中1月、2月、3月平方根法优于立方根法,11月、12月反之,其余月份基本相同.降水稳定性冬季最差,春季次之,夏、秋季最好,从区域看,青海高原东部降水稳定性最好,河套北部最差.P=50%和P=80%保证率下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前者接近平均值,后者远低于平均值.有21个台站年降水量历史极大值突破了百年一遇,与年降水量未通过正态性检验的台站基本对应,主要集中在陇中-陇东-宁夏南部地区,该区域属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极端降水事件的多发区.  相似文献   
132.
张娟  肖宏斌  徐维新  祁栋林  李晓东 《资源科学》2013,35(11):2289-2297
利用1971-2010年40a柴达木盆地8个气象站及盆地外缘托勒气象站的水汽压、月降水量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了柴达木盆地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结果表明,近40a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降水量、降水转化率均呈波动增加趋势。可降水量在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相对较低,90年代后逐渐增多,总体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近40a春、夏季呈持续增长趋势,而秋、冬季20世纪80年代呈弱的减少趋势,90年代后呈持续增长趋势;可降水量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增加的分布特征,这与可降水量多少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反。气温是影响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气候因子,其次为日照,而相对湿度对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的分析表明,多雨年与少雨年可降水量保持相对稳定,可降水量与多雨、少雨年并无直接关系。降水量的多少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的水汽输送、交换及降水转化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3.
利用嘉黎气象站点1961~2012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其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2年嘉黎RX1day、CDD和R99呈减少趋势,其他极端降水指数都表现为增加趋势,以R10mm、CWD和PRCPTOT增幅显著,增幅分别为0.89d/10a、0.75d/10a和15.64mm/10a.在时间转折上,CDD的突变点时间较早,从1971年开始;R10mm和PRCPTOT的突变点发生在1985年,CWD的突变点在1998年.  相似文献   
134.
利用保山地区腾冲县、龙陵县、保山市气象站的降水资料,从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集中性等方面比较了高黎贡山两侧降水的区域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在西南季风大气候条件控制下,受高黎贡山"通道-阻隔"及自身地形的影响,龙陵、腾冲、保山3地的降水年内分配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3个地区中受西南季风影响剧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龙陵、腾冲、保山;从各地不同时期降水不均匀性的变化来看,保山具有龙陵、腾冲两地的综合特征,又有自身的特点。各时期3地降水集中期变化不大,龙陵、腾冲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而保山相比则要滞后一段时间,说明保山受西南季风影响比龙陵和腾冲迟,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5.
张晓欣  刘林 《科技风》2013,(15):136+138
以西安市地铁工程为背景,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针对井点降水情况,主要分析渗透系数、降水影响半径对降水漏斗的影响,并拟合得出降水漏斗的经验公式。然后结合分层总和法得出了降水沉降公式,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可以对土质相近的地区降水引起的沉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6.
137.
淮河流域地质条件复杂,采用钻孔灌注桩、喷锚护坡、压密注浆、深井降水等技术措施进行深基坑边坡支护,确保了基础工程顺利施工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8.
从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接连两天的降雨甚至是暴雨,给救灾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似乎是“天公不作美”。然而,在一些学者看来,地震本身就和旱涝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9.
土壤入渗测定教学实验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渗是水文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定量确定土壤入渗性能对认识水循环及水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该文建立了用于水利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土壤入渗测定装置,该装置包括人工降雨装置与土壤人渗装置,可进行降雨的人工控制、入渗量测量和土壤水分测量.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壤入渗过程,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0.
利用成都市1981-2010年降水资料,对成都市近30年降水时间变化量特征进行分析.得到:降水量整体呈略微下降趋势,特别是近十年下降速率加快;降水时间序列存在三个时间尺度的主周期变化,分别为6a、12a和19.5a,其中振荡能量最强大的主周期是19.5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