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808篇
科学研究   344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40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详细介绍了某化工工艺流程模拟仿真系统的建模过程,面向对象技术在该仿真系统的应用,以及HLA/RTI协议进行网络通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论述了面向对象语言与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关系,详细讨论了作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三个基本原则封装、继承和多态性的思想精髓及特点,并讨论了在实际应用中的编程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当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探讨了对应的教学改革思路。将认知结构论引入到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结合教材勾勒出课程的教学内容总体组织结构,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在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综合实习和课堂教学并行的改革思路并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4.
用在设计阶段可以收集到的3个规模度量分析类规模对面向对象度量与易维护性之间关联关系的混和效果.为得到尽可能通用的结论,在127个C++系统和113个Java系统上分析类规模的混和效果.首先,对每个面向对象度量,在单个系统上计算代表由类规模造成的关联扭曲的间接效果和它的方差.然后,利用统计的元分析方法计算这些系统上的平均间接效果并判断它是否显著地区别于零.实验结果表明,不论使用哪个类规模度量进行分析,类规模对面向对象度量与易维护性之间关联关系的混和效果通常是存在的.因此,验证面向对象度量与易维护性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应将类规模视为一个混和变量.  相似文献   
105.
基于UML进行面向对象建模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对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最新探索和实践,本以作开发的InetExam通用在线考试平台的UML建模为例,借鉴统一软件过程(RUP)的主要方法,给出了全程建模的主要详细视图(View)和框图(Diagram)。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从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入手,分析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路,面向对象在C++Java、C#中的不同应用。同时阐述了面向对象方法中的抽象、分类、封装、多态性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四学”模式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本人多年从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以甘肃电大“四学”教学模式为理论依据,从开放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对利用“四学”模式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及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作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简要介绍了COM组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围绕一个典型而简单的例子,通过VB编程语言,从分析、建模、设计、编码等角度对运用COM组件技术实现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提供了部分源代码。  相似文献   
109.
基于UML的面向对象的系统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阐述了UML建模机制;最后以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和建模为实例,介绍了一种基于UML的面向对象的系统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目前高校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教学方式、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探讨,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