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7714篇
科学研究   1334篇
各国文化   68篇
体育   443篇
综合类   235篇
文化理论   172篇
信息传播   865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1397篇
  2013年   1283篇
  2012年   1927篇
  2011年   2095篇
  2010年   1666篇
  2009年   1691篇
  2008年   2149篇
  2007年   1156篇
  2006年   886篇
  2005年   646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辜晓进 《青年记者》2006,(15):83-85
今年4月上旬,笔者应邀在山东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杂志主办的记者论坛上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报业创新: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当时以去年底至今年3月中国报界的几个标志性事件为例,判断中国报业新一轮创新已经启动。巧合的是,两个月后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报业年会  相似文献   
192.
余艳青 《青年记者》2006,(20):33-34
2005年12月2日《华夏时报》未经同意,在相关报道中不仅用了艾滋遗孤小莉(化名)的大幅脸部特写照片,而且将她的真名、曾用名、弟弟及其父母因艾滋病去世、父亲(现已去世)的照片和名字全部登出,还大量报道了未经小莉同意的其他隐私,这与当初采访时“不能用小莉的照片,不能用真名”的约定截然相反.作为小莉的监护人之一的靳薇教授被逼打官司,状告该报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这也是全国首例艾滋遗孤自诉侵害肖像权和隐私权案.  相似文献   
193.
黄斌 《声屏世界》2006,(3):67-67
每当岁末年初,地方媒体热衷于效仿中央媒体评选国内外有影响的新闻事件的做法,在各自的“地盘”上盘点一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诚然,干工作要抓住主要矛盾,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振奋人心、发奋图强应是此类评选活动的目的。然而,冷静看看现在一些地方评选的有影响的所谓“十大新闻事件”,经常是“全线飘红”,政治、经济、文化形势一派大好,负面事件乃至一些中性事件只字不提。对非歌功颂德的年度重大新闻事件,总是采取回避、遮掩、羞于出口的办法,要不,就采用避重就轻的温和的说法,显得不是那么诚心诚意。负面事件列入“十大新闻事件”,肯定…  相似文献   
194.
邵廷采.(1648-1710),浙江余姚人,是浙东史学史上一名重要的历史学家。他的《思复堂集》得到了章学诚、谢国桢等名学的推崇。此书不仅在史传纂写等方面对浙东史学有着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在献保存上作用很大。它保存了大量明代和明清之际的历史事件及人物记录,同时也详细勾画了浙东学术史的脉络,对我们研究浙东学术史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95.
从"水危机"看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蓉 《新闻知识》2006,(8):46-48
2005年11月22日、23日,哈尔滨市政府连续发布第26、27号公告,因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政府为保证市民用水安全,哈尔滨全市大停水,百万居民瞬间面对生活困境,导致史无前例的哈尔滨“水危机”事件。联系近几年的美国9.11事件、中国非典疫情,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日益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清华大学传播学者史安斌认为,危机传播即在危机前后及…  相似文献   
196.
2006年1月23日,沈阳《华商晨报》发表报道《贫困父亲为给女儿看病向国内六大富豪写信求助》,报道了吉林省贫困农民刘福成11个月大的女儿患先天性心脏病,无钱医治,给刘永行、黄光裕等6位“中国富豪”写信求助的事情。该报同时对此事进行了追踪.详细报道了每位“富豪”收到求助信后的反应等等,至2月7日,该报已发表8组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197.
拜读贵刊2005年第9期夏雨禾先生的《透过“疫苗事件”看新闻报道的风险性》一文后,笔者觉得该文有夸大“疫苗事件”报道风险性之嫌。所谓“报道的风险性”,属于报道真实性的范畴。就“疫苗”报道个案而言,报道的风险性就是整个事件报道过程中,把疫苗作为“假疫苗”、“问题疫苗”、“夺命疫苗”报道而可能产生的不良传播效果。考察整个“疫苗事件”的报道过程,把新闻报道的风险性归结为新闻时效性俘虏客观性;媒介公正立场的缺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急功近利、妄加猜测、不负责任报道行为;解决问题缺乏科学.对新闻事实过早的“盖棺定论”而使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等原因,都有失公允和简单,值得深入探讨。从新闻采访写作规律和认知规律看,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涉及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还关系到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的过程和新闻的社会传播效果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8.
毫无疑问,21世纪将是新媒体的时代。当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带着无限的可能性成长的时候,也把一个问号抛向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怎样与新媒体相互渗透,相互借用, 共存共赢;怎样改变自己的传播理念和形态,寻找在市场上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对于像都市快报这样的新型主流都市报,这是必须正面回应的问题。而且一切反应,都需要从自发状态进入到自觉状态,在一次次的战术变化中,寻找战略转型的突破口。2005年11月的哈尔滨停水事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对新媒体的借用与融合,在延伸传统报道的领域与技术上,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9.
沈爱国  孙凌 《新闻实践》2006,17(3):45-46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旅游报道中形成了一些固定模式,表现为用简单化的思路理解旅游概念, 将旅游新闻局限为景点线路的报道;用单级化的思路报道旅游活动,忽视旅游活动中受众个体的体验对旅游的反馈作用;以孤立  相似文献   
200.
王瑛 《新闻实践》2006,(7):53-54
注意时下的报纸和电视新闻,不少报道还是工作动态性新闻。这些新闻,报道程式化,语言抽象化,缺乏新闻性、可读性,让人看后转眼便忘,影响了传播效果。产生这些现象的症结之一,就在于报道忽视了受众能够认同的情节事实,使新闻报道成了纯而又纯的“非事件”。因此,在采访中,要注重挖掘那些隐藏在大量新闻事实之中的、鲜活的、有情节的事件,这就是记者的“事件意识”。通过对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