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203篇
科学研究   5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65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英汉对比研究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主要句法特征差异,就两种语言差别较大而使学生容易犯错的方面进行对比总结,说明两种语言在构成要素上的本质区别,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做初步探讨,积极引导学生改正由于汉语干扰而产生的错误,探求避免语法错误的措施,使学生顺利地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22.
本文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述位概念运用于英汉翻译研究,描写发生在小句主位上的语际转换现象,文章集中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法结构的区别而造成的主位结构上的两大差异:汉语中居于主位的主语不一定像英语那样与述位中的动词构成动作者和动作的关系;汉语小句复合体中主语常被省略,造成主位空位。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通过对英汉基本句类的主述位结构的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处理主述位错位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多重复句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结构层次的确定 ,二是逻辑关系的把握。无论哪一方面的分析 ,都应有规律可寻。抓住关联词语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看划开之后各部分是否具有相对完整性和换位后能否成立是检查层次划分正确与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4.
现代汉语完句的语用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完句成分是依附于由实词构成的句干、使静态句干实现为动态句子所具有的句级功能性成分.在语用上,汉语句子层级性构造的外围是语境,它是必不可少的"完句背景";语气的完句作用也不可或缺,各类句调的完句作用强弱可以排列为祈使>感叹>疑问>陈述,和言语行为的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从来"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深层语义及语用角度重新审视时间副词“从来”所在句子即“从来”句,可以发现在表层句法结构和意义背后隐藏着人们使用“从来”句的主观心理认知基础,即对某一主观事态的强调申明,或对某一客观事态的强调评断。“从来”句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无论在否定句还是肯定句中,说话人对前文或隐或现的某种个人看法或公认看法的积极否定提供了“从来”句的语用前提和背景。  相似文献   
26.
古汉语教材普遍把因果复句中表示原因的非名词性谓语句称判断句的活用,认为判断句活用的标准首选要根据判断的本质特征,-谓语性质是名词性的,其次须参考判断句的表现形式和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7.
胡彩霞 《海外英语》2011,(9):333-334,344
二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客观存在而且涉及到写作的各个环节。句子作为表达独立完整观点、构建段落篇章的基本单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和探究母语负迁移对句法造成的影响有利于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8.
"兼语句"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句式,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存在。然而,由于对其系统的语法研究开始较晚,此句式直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对其解释亦不尽相同。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学角度对"兼语句"的来源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它与连动结构的渊源关系,并指出了它的内涵及特征。  相似文献   
29.
文章对比了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差比句的使用情况,分析了泰国学生差比句习得的特点和偏误类型。研究发现,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各句式的使用频次不完全一致,使用频次与正确使用频率也不完全一致;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偏误率较高,偏误类型复杂多样,其主要原因在于汉泰语"比/■"字句在形式和功能意义上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和对应"空缺"。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的教学策略,确定了有"泰国特色"的差比句教学难度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30.
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几方面考察"得"字句的限制条件。语义上,补语所表示的结果、状态、程度等必须缘起于"得"前的动作行为或状态。句法上,否定式补语、"把"字句和"被"字句主要动词带的补语、二级补语等不能转换成状语。重动句的谓语动词通常不能是非自主动词;补语语义指向动作的重动句是否表示惯常性的行为要视整个句子的情状而定;动作行为为旧信息时一般不使用重动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