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17篇
教育   1617篇
科学研究   84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15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的城市化与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一方面规定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公益性还是非公益性土地需求,都必须通过国家的征地行为来满足,必须先变成国有;另一方面《宪法》又明确表明,国家只有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对农地进行征收或者征用。现行征地制度中存在着这个二律背反,应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城市国有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尤其要重视研究解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的分配、城市化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农民增收的关系、城乡宅基地同权同价以及粮食安全责任分摊等问题。  相似文献   
32.
根据江西省林业厅调查数据的总结分析,阐明了鄱阳湖沙化土地的变化情况和现状,分析了鄱阳湖沙化土地形成的自然、社会及政策层面的原因;根据江西省自然气候条件和沙化土地形成原理,从生态恢复、社会经济及政策协调三个方面提出了鄱阳湖沙化土地植被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33.
作为现代信托制度之原形的用益权,曾被视为英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最有力的工具。13-16世纪初,用益权通过干预土地的流转及再分配和破坏领主在土地上的封建附属权利的方式,造成了英国民众财产(主要是土地等不动产)处分方式的巨大变化,对当时乃至后世的英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关于土地改革的叙事文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解放区历史代言式的正统叙事,人性立场上的质疑性书写、后现代式的解构文本。由于所处文化语境和政治背景的差异,它们在创作观念、艺术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貌。同时,其情节结构和叙事立场已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互文性。就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而言,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生活,很难分清哪一个是纯粹的客观真实。在比较分析土改事件在文学史中的多元叙述之后,我们发现了历史的模糊面目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35.
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的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陆路交通建设的一系列成就是大一统局面得以出现和持续的基础。秦汉时期的陆路交通建设有其独特的特点:秦的陆路交通建设体现在以“线”为中心,完成了以驰道和直道为主的贯穿全国的交通线;两汉时则以“点”为中心,完成了以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交通网络。点线相结合便构成了秦汉时期迅捷的陆路交通体系,这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稳固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其可转让性得到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的承认,可以成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的信托财产。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关系中的委托人和受益人都是农民集体。 农民集体作为委托人时,由于不具备我国信托法要求的民事行为能力,所以,农民集体的委托行为往往可以由经过其授权的集体经济组织代理。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的受托人一般采取信托机构的形式,并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即由政府出资成立的信托机构和商业信托机构。 前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后者代表了受托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7.
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已不能适应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从产权制度、使用制度、流转制度和征用制度等方面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以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38.
中国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农民的土地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农民土地承包权具有物权性质,也是农民最基本的财产权;必须切实保障农民长期和稳定的土地经营权,保持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稳定;当前应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的确权、确地工作,明确农民土地权属关系,这是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最基础的工程,也是农村安居乐业的一个基本工程。作者以湖北省的土地二轮延包工作为个案,对如何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以及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宋代土地租佃制在官田和私田上广泛适用。在土地租佃制下,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是实物地租,同时,货币地租也有很大的发展。水佃权的转让及“二地主”的出现更加剧了租佃关系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宋代土地租佃的性质是一种契约关系,佃农的法律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种租佃契约关系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40.
人口作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中一个活跃的因素,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现以位于黑河流域中上游的张掖市为例,对该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因素对现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有直接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