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教育   2002篇
科学研究   82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701篇
综合类   410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消费环境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此主要阐述了当前消费环境中存在的几个重要弊病及其对社会的恶劣影响,并提出了对不良消费环境治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2.
采用GB3102.8-1993中规定的量名称和量符号是规范溶液组成表达的依据和基础.该标准中列出的相关量名称和量符号可划分为"浓度"类、"分数"类和"比"类.进一步分析指出:对由SI基本量"物质的量"导出的导出量,必须遵守使用单位"摩尔"应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的使用规则;组合单位中词头的选用应符合有关词头的使用规则;量纲一的量的量值表达则需遵守相关规则.据此,就目前化学类论文中有关溶液组成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33.
企业信息消费环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信息消费环境,是指影响企业进行信息消费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宏观外部环 境和微观内部环境。信息消费可以使企业增强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 经营目标。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34.
教学科研需要检索和下载国内外学术站点的学术文献,我国现阶段网络通讯的收费政策与读者需要支付网络流量费是一对矛盾.文章通过分析学术网站访问需求与支付流量费的实际,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与网络中心解决流量费问题的方法和实践,以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hua Beng Huat’s work on the East Asian pop culture that became more prominent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from the 1990s, when the circulation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format pop culture started to exceed linguistic, ethnic and national boundaries. It argues that Chua’s work indicates that the pop-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that support the globalisation and regionalisation processes in East Asia need not be national in origin but can hail from different national origins – and this despite the existing political realities of the region and its history of political fractures. Chua Beng Huat cautions, though, that the national popular can also be marshalled to defeat the border-crossing potential of an inter-Asian pop culture. What is the “Asia” imagined or being represented in such cultural production? Chua’s work is also distinctive in that it deals with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underpin mainstream pop consumption as a socio-cultural phenomenon, instead of examining consumption as identity politic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noting the significance that Chua as an institutional builder has played in enabling the study of East Asian pop culture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36.
运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进行剖析。认为消费者需求与公共体育场馆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理论逻辑,据此提出基于消费需求识别的公共体育场馆功能选择路径,以洪山体育中心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当前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在土地利用、消费场景营造、利益主体参与机制和改造程序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总结。提出:创新用地政策,鼓励公共体育场馆进行功能改造;加强公共体育场馆消费场景营造;健全利益主体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的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7.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gait cycle characteristics are associated with running economy in elite Kenyan runners. Fifteen elite Kenyan male runners completed two constant-speed running sets on a treadmill (12 km ·h?1 and 20 km ·h?1). VO2 and respiratory exchange ratio values were measured to calculate steady-state oxygen and energy cost of running. Gait cycle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nd contact forces were measured at each speed. Oxygen cost of running at different velocities was 192.2 ± 14.7 ml· kg?1· km?1 at 12 km· h?1 and 184.8 ± 9.9 ml· kg?1· km?1 at 20 km· h?1, which corresponded to a caloric cost of running of 0.94 ± 0.07 kcal ·kg?1·km?1 and 0.93 ± 0.07 kcal· kg?1· km?1. We foun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oxygen and energy cost of running and biomechanical variables and ground reaction forces at either 12 or 20 km· h?1. However, ground contact times were ~10.0% shorter (very large effect) than in previously published literature in elite runners at similar speeds, alongside an 8.9% lower oxygen cost (very large effect). Thes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o hypothesise that the short ground contact times may contribute to the exceptional running economy of Kenyan runners.  相似文献   
38.
中国城市生活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的保障程度直接影响中国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制约着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运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2014年全国省会城市生活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省会城市生活资源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解释变异量为0.40),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0.14)和城市规模(0.11)。2)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规模(解释变异量为0.21),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0.17)和气候(0.16)。因此,针对城市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因素,制定适宜的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政策,对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9.
随着1890年乒乓球运动的诞生,乒乓球的普及范围和程度越来越高,它是一项全身型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极大的锻炼价值。培养思维操作能力、增强智力、培养心理素质、治疗近视等这些优势已成为长治学院大学生乒乓球爱好者选择这一运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乒乓球在各大高校发展日益壮大,乒乓球运动越来越受欢迎,一是让学生掌握乒乓球锻炼的技能和方法;二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体验乐趣;除此之外,乒乓球技术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让大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为了更好的使乒乓球运动的开设在高校得到普及,让更多的乒乓球爱好者参与其中。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长治学院大学生乒乓球爱好者消费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0.
体育产业化是世界体育强国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朝阳产业,它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经济与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中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对体育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释,以全球体育产业为视角,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和归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特征,剖析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十三五”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我国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