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14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圈点为楼昉评点著作中的不评之"评",是其修辞思想的直接体现,也是其评点修辞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楼昉的主要评点著作<崇古文诀>看,共有字旁月牙形点((·))、字旁直线(|)、字旁斜点(、)、字旁小圆圈(o)、字上大圆圈(○)等五种符号.各种符号体现了楼昉于字句篇章等方面的修辞思想.  相似文献   
32.
方东美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之一,他的哲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华严宗的宗教精神。所以要了解他的哲学思想,不能不了解他的华严哲学。写他思想的作不少。但大多是从他思想的特点来阐述。本尝试从宗教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他的华严哲学思想。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3.
范蠡是不该被遗忘的历史人物。本把他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考察了范蠡魅力永存的内在原因在于他非凡的智慧、意志和道德力量,并回顾了近十年来,有关范蠡研究出版的简要情况,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位独特人物的关注。  相似文献   
34.
"放焰口"是密教的施食饿鬼的仪轨之一,自宋元至明清都是南北方重要的民俗之一。《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许多北方民间"放焰口"、施食饿鬼的故事,"放焰口"呈现出适用范围更广、富有变化和惩戒意味的民俗化特征,这与佛教世俗化、清代的僧尼制度、厚葬风俗、明清功利化的民间信仰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5.
陈芳明是90年代以来台湾本土化文学批评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本文以其长文<鲁迅在台湾>一文为个案进行细致辨析,认为其意识形态的偏颇严重损害了其鲁迅研究的学术性和客观性,而这种意识形态偏见影响下的"学术研究"在当今台湾学术界并非孤立的现象,值得两岸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36.
唐代前期唐代对四夷的挑战是谋划有方,经略有策,备御有道,故成效显;安史之乱,边兵东调,吐蕃东进,边防大变;代宗为备御和遏制吐蕃的攻势,重建边兵并定名为防秋兵,创建了经略吐蕃的防秋制度,对唐化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均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即使在中国古代军事、军制史上也占有至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7.
《围城》是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道德寻问一支的提升与改写,方鸿渐是都市世俗漩流中仅有的一点道德的血脉。方鸿渐之所以逃避自我生命实现的责任即自由,一是因为其对现代以来荒诞与虚无的病态人生的消极认同,二是因为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消极面的渗透、影响。  相似文献   
38.
司马谈作史,初唐时提起,之前并无此说。此后直到清代以前,学者只凭想当然,予以断定。清人方苞、俞正燮等根据对《太史公自序》的理解,从《史记》中寻找司马谈遗文,开考证之先河。王国维根据《刺客列传》等三篇的赞中提到公孙季功、董生、他广、平原君子俱与“余”有交往,而此数人行辈“远在司马迁之前”,推测文中的“余”是司马谈。以顾颉刚为代表,后世学者据此认定司马谈作史,并不断推衍,持论也更加肯定。其实,此说立论的文献依据有问题:其一,《太史公自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其中的“先人”所指并非司马谈,而是世为史官的司马氏先祖和孔子。其二,“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只能是司马氏先祖和孔子“所次旧闻”,并非司马谈作史之断限,更非《史记》著述的目标。其三,即使《刺客列传》等赞中的“余”就是司马谈,也不能证实司马谈作史,而只能说明司马迁引父语入赞,班固著《汉书》即依此例。总之,“司马谈作史”说,因文献不足征,只可存疑,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39.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房日晰教授的《唐诗比较论》,用比较的方法来诠释、解读唐诗,不失为一种独辟蹊径,匠心所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0.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安徽师范大学房玫认为探索包括丰富多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内的教学艺术尤其重要。这就需要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四真”理念为教学前提,以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以及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等“三重关系”为教学纽带,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