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93篇
科学研究   4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6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三个自信"的重要课程。课程总体设计对于整体把握课程,理清教学的脉络,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课程考核的设计。  相似文献   
36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包括: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剖析文化霸权主义的实质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培育大学生文化强国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63.
"讲好中国故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具有增强教学话语时代性、提升课程教学吸引力、强化思政课程影响力等积极意义。同时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政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偏重宏大叙事、强调教师主体、倚重课堂教学、缺乏叙事能力等现实阻碍。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通过转化叙事角度、丰富讲授主体、结合实践教学、提升叙事能力等方式,为"讲好中国故事"带动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构建有效路径,从而切实提高思政教学及全面育人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64.
“酿酒概论”课程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三年级专业课程之一,课程实践性、实验性、应用性较强,而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较为机械刻板,学生在应试状态中学习,这既影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因此,拟对“酿酒概论”课程从课程教学目的与内容安排、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以及课程考核评价四方面进行改革,旨在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酿酒概论”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有益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365.
《哲学概论》为唐君毅于1974年出版的专著,初衷为哲学教科书而作,但绝非简单的教科书式写法。该书述及伦理学较少,于价值论着墨甚多。唐君毅由易而难,陈述价值论之存在地位之各种说法,层层推进,以儒家致中和之价值论为归趋;明辨价值之本末与选择之原则,提出"心灵、生命、物质"之价值等差原则;最终落实于人道之实践功夫。《哲学概论》体现了唐先生要旨,显示出中国儒家思想的独特洞见。  相似文献   
366.
PBL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践典范,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解答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商学导论是商务英语专业或者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的一门基础课,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运用英语技能学习商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商学知识教学目标设计成问题,学生采用英语听力和阅读的方式获取知识,解答这些问题,然后用英语口语和写作的方式表达出答案.通过贯彻PBL教学法的原则,可使该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67.
文章结合高职生的特点,提出了“导学、思学、乐学”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为主要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将“导学、思学、乐学”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68.
The world could be analyzed in many dimensions,like rich and poor,peace and warfare,equal and oppressive,bu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mensions may 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societies of 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discuss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s,and also will explain and discuss it in some aspects,such as their viewpoint,their attitude on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criticism,and the goal setting and motivation,and take some cases which some researches and psychologists did and some cases found for example to describe it.Also it presents that social orientation and environment,and culture background will take important role to impact people’s mind and choice on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No matter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it all hav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for each,it need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r differential environment which can obtain relative reasonable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369.
杨乃乔教授在《比较文学概论》中强调比较文学研究者所应具有的比较视域——学术眼光和学术能力,这与梵·第根和基亚提出的“工具、装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更进一步认为比较文学学科安身立命的本体不是研究对象,而是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并尝试着在此基础上建构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杨说强调以“跨越性”为主要特征的比较视域,意在避免对研究对象人为设限,在“去边界化”的开放中建构和发展比较文学学科。  相似文献   
370.
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诉求。十九大精神要第一时间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必须要以教师为主导,全面准确领会文件精神,精心选择教学的着力点;以教材为本位,立足课程现有内容,细心找准教学的结合点;以课堂为阵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十九大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并使之成为学生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