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5篇
教育   322篇
科学研究   12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介绍洪泽湖的成湖历史,洪泽湖在淮河水系中所起的作用和存在问题,指出河湖分家让淮河独流入海是治理淮河下游的关键,提出从盱眙附近至洪泽蒋坝镇开挖淮河水道等设想.该设想基本上实现了河湖分家,实现了淮河独流入海.淮河入海水道的工程量与二河口入海水道相差不多,因而设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2.
加强江西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是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在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挑战和机遇下,江西省党和政府应当从知、情、行三个方面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来大力加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同时,在落实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江西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各项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试对生态旅游构成的基本条件进行阐述,从原生态、珍稀动埴物资源、景观多样性、季节优势、历史文化、政策条件等6个方面分析兴凯湖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5.
衡水湖典型生境的植被类型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衡水湖保护区的东湖的湖岸平地(北岸堤)、水陆交界(中心码头)和西湖的沙质土壤(北八里庄、前冢)、盐渍化土壤(刘家埝)设置了5个样地开展植物多样性研究,结果发现:其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分布与异质化的生境呈现显著的正关联,物种多样性指数受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共同影响;北岸堤乔木林的物种多样性受人为影响较大,火炬树的自我更新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06.
洞庭湖派特色湘菜美食旅游是湘菜饮食文化与旅游高度结合的专项旅游,是文化消费的高级形式,是体验旅游的重要类型。当前,洞庭湖派特色湘菜美食旅游存在观念落后、信息密度低、分散开发和参与性体验不足等问题,应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行"高瞻远瞩、瞄准方向和营销制胜"策略。在未来,洞庭湖派特色湘菜美食旅游新形态将不断涌现、旅游消费者群体将不断扩大,其社会功能将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07.
渔业曾经是鄱阳湖区主导产业,明清以来圩堤围垦促进了湖区农业发展,鄱阳湖区成了著名的"鱼米之乡"。"农进渔退"成为近世以来鄱阳湖区及中国大湖区域开发利用的普遍形式。20世纪下半叶鄱阳湖区出现了明显的"农进渔退"。农进渔退引发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系统的逆向演替,破坏了湖区的生态环境,农进渔退诱发水旱灾害发生及频发加剧,致使湖区水旱灾害日趋严重。"农进渔退"给湖区造成了巨大灾情,阻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至本期已达100期,其主要栏目之一“洞庭湖研究”开办迄今亦已有十年之久,由名不见经传发展成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的“特色栏目”,期间经过了众多主编和责编的不懈努力,更得益于广大作者的大力支持。回眸该栏目十年的发展历程,设置高职院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必须着眼于职业性、实用性、地域性,依据当地地域经济、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来打造,为创精品学报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经济快速增长区土地利用信息图谱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1980年~2005年江苏省环太湖地区4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在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GIS技术支持下,构建了4个时序单元的土地利用格局信息图谱、土地利用分类信息图谱和土地利用转移信息图谱。图谱构建结果表明,25年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既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又具有相似的转移图谱。复合应用CLUE-S和Markov模型对江苏省环太湖地区2015年的土地利用进行模拟,弥补原有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研究缺乏未来模拟的不足。从模拟结果得知,由于规划指标的控制且随着土地集约利用的深化,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在2015年建设用地增加和耕地减少的幅度将降低。苏锡常都市连绵区仍是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110.
当今擞界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也成了严重的破坏,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太湖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根据绿色技术创新理论,对太湖流域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就环太湖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