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4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560篇
教育   3764篇
科学研究   1408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465篇
综合类   503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645篇
  2010年   469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我国,“三农”问题比较严重,因此提出和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湖州市为了全面贯彻中央精神,根据自身特点,推进两项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52.
金华江的水质状况及水生植物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金华江水体的水质现状,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营养物质的来源以及金华江富营养化的特征,从水生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同时提出了以水生维管束植物进行水体治理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城市中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主要包括: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公共汽车、小汽车和出租车等在外部成本方面的数量化研究,提出计算城市交通外部成本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案例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交通政策的制定及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4.
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作者把地方风情上升到了地域文化的高度,达到了乡土文学的高峰。  相似文献   
55.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地方行政力量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正经历着变革性的演变,城市群竞争力的塑造也面临着诸如行政力量变动、基础设施消长、生态控制等突出的问题。而从国外城市群空间开发和竞争力提升的经验来看,空间结构扁平化、空间联系多向性和城市群空间特性服务于地域综合开发的趋势是竞争力得以获得的途径所在。因此,未来的长三角城市群在借鉴国外经验解决自身发展障碍、参与全球竞争时的具体策略在于制度整合国际化、经济发展空间均衡化、竞争永续性和核心边缘地区统筹化。  相似文献   
56.
城市群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现阶段城市群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凸显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不适应性。城市群发展需要重构地方政府间关系,其基础是确立地方政府间相互依赖与合作的伙伴关系,重点是形成一种新的地方府际管理模式,关键是创建地方政府间新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7.
滦河流域文明曾经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内容,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高潮,作者仅就清代康乾盛世以前的五次高潮做概述和简评。  相似文献   
58.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征,更注重城市文化的外显性。城市文化形象具有地域性、交融性、集聚性和辐射性。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无形的资产,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凝聚着城市的灵魂,引导着市民的思维。研究城市文化形象特征,把握城市文化脉络的走向,设计和创造出充满地方特色、性格魅力和生命活力的现代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9.
京津冀地区古为广平卑湿的大陆九河之域 ,今属黄淮海大平原水力资源不足最为严重的地区。为此 ,国家确立了南水北调工程。此工程方案 ,有其可行之处 ,但应作较为全面的考察。如古代黄淮之间的鸿沟水系及江淮间以巢湖为中心的水路通道 ,历史上为沟通南北的主要路线 ,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当前即应予重点研究考察。  相似文献   
60.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部分,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社会公平的实现以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基石,实现教育公平重点在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通过梳理以往研究成果,构建测度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广西为例,实证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剖析广西义务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顺应精准扶贫的大趋势,有针对性的补齐"短板",防止出现义务教育的"低度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