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32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观体现为政治行为的有序性、多元主义共识的包容性、社会关系的伦理协调性等方面。它是政治伦理的基本范畴,是一种肯定性的价值判断,是政治活动的一种“善”,体现了政治主体的价值目标和政治理想。但这种政治理想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持久增升的价值期待。  相似文献   
112.
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不断深入的,但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创新问题理解上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政治经济学要创新应当是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创新,同时又要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  相似文献   
113.
美国中央银行的建立分三个阶段,美国联邦政府与银行制度的关键对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民族大团结是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各民族大团结,是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政治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宣传党的民族思想政策、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加强对青少年民族团结思想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5.
公民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有着其自身的成长机制。公民文化的发展程度是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的衡量标准和评价尺度。在从虚体公民文化发展为实体公民文化的过程中,经济、文化和政治精英的引导、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各界精英应发扬协商妥协的精神,勇挑重担,完成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6.
《紫箫记》与《紫钗记》系汤显祖早年作品,两部剧作的创作经历标志其政治思想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即:从政治批判力度看,由借史隐喻转变到直书批判;从问题的解决方式看,由以暴易暴代替了宗教求索;从理想政治的角度考虑,由正面颂圣走向了对“时主”的讽谕。  相似文献   
117.
谢晖 《襄樊学院学报》2008,29(10):42-47
我国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全面废除死刑,但由于我国已经签署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因而,应当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控制死刑的适用。在实体法上,将死刑罪名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于性质特定的犯罪、情况特殊的罪犯,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而代之以其他刑罚方法;在程序法上,注意发挥审理程序在限制死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取得明显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并制约着公民政治参与的实际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9.
针对当前国内的政治经济学,无论是在课程体系上还是在学科定位上,都存在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替代政治经济学的弊端,鉴于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和学科改革的需要,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成果,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按照时代发展线索进行流派化和阶段化处理,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科学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0.
本文认为,学生理论社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有效延伸,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倡导自主学习理念的有效组织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理论社团建设中发挥作用,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的构建与德育“合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