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NBA成长历程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破析NBA的运行机制和透视我国足球职业体育发展遭遇到的问题,认为我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明确"受众"是单项职业体育项目生存的基础;必须提升我国行政权力的专业化,引导俱乐部形成有效的自律机制,才能保证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有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文章通过对社区体育服务的定义及基本属性的概述,指出目前我国社区体育服务面临的四大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切合实际的社区体育服务的发展模式,以利于我国社区体育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专业知能方面最欠缺的是教育专业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在专业道德方面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专业发展方面,大多数普通高校教师都参加过培训;在专业训练方面,从学历化逐步走向资格化;在专业组织上,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能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在专业自主方面,虽有一定的专业自主权,但是与义务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54.
选拔和配备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是近年来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目前,公寓辅导员工作普遍存在着职责范围不明、专业化程度不高、职业发展前景模糊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公寓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和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推动公寓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体地讲,就是对于公寓辅导员要做到明确职业规范,强化职业素养,完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5.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是指从国家政府的视角推进辅导员专业化的系列措施;微观层面是指辅导员个人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从宏观看,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包括学科专业化建设、教育专业化建设、人格专业化建设三个方面。在师范院校设立辅导员专业,构建辅导员专业的学科体系是推进学科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加强辅导员的团队管理及实现研修培训的常态化是推动辅导员教育专业化的必然选择。把好辅导员的入口关、注重辅导员的人格取向是推动人格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6.
农产品是农户的收入来源,是超市竞争的焦点,也是每个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农超对接能够让农户、超市和消费者三者获得在传统采购模式下所不可能获得的利益和实惠,具有重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以介绍九江联盛超市农超对接现状入手,分析了这种采购模式现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的办法,希望对相关企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项非常复杂、要求极高的活动,发展性教师评价摒弃了传统教师评价的弊端。本文以当前高校体育教师评价存在的不足为出发点,结合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对体育教师评价提出几点建议。以评价促发展,充分发挥好评价的预测、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的整体功能,以期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8.
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其他两类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即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站点以及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自建校外学习中心相比,公共服务体系最大的特性在于其市场性。本文从企业管理的视角,从分化定律的启示谈公共服务体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的方向,以期为我国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We employ finely geo-coded firm-level panel data to assess the long-standing question whether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derive from specialization (within-industry), diversity (between-industry) or overall density. Rather than treating the city as a single unit, we focus our analysis on how the inner industry structures of cities influence firm-level productivity. Our results illustrate the co-existence of several externalities that differ in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ttenuation within cities. First, we find robust positive effects of neighborhood-level specialization on TFP as well as a small effect of diversity at the same fine spatial level. These effects are highly localized and dissipate beyond the immediate within-city neighborhood level. Second, we also find that firms benefit from the overall density of the wider city. The results emphasize the relevance of “opening up” cities to study the workings of their inner organization and support the idea that location in a within-city industry cluster in a diversified and dense city boosts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60.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technology intensity and the impact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on industrial growth. Many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e actual economic impacts of different form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depend on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echnology intensity, but systematic empirical evidence is still lacking. To fill this gap, we analyze employment data covering all 3-digit NAICS industries of U.S. countie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are more likely to benefit from Jacobs spillovers as measured by related variety, while sectors with low technology intensities can better benefit from MAR spillovers as measured by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