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493篇
科学研究   10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The traditional focus of intergovernmental services research has been 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not on user acceptance; yet user acceptance of intergovernmental services in each electronic government (e-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affects the ultimate success of the e-Government project. In the e-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context, many governments have invested huge amounts of money and manpower to make intergovernmental services both available and user-accepted, although some individuals have no intention of using them. The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EDMS) is the most popular intergovernmental service in the e-Government project. Thus, e-Government researchers ne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user acceptance of EDMS.  相似文献   
82.
陈琪 《培训与研究》2009,26(6):121-123
对读者需要的重视是翻译中引入接受美学后的重大变化之一。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度是翻译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志。习语作为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在翻译时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习语中读者接受下的翻译策略的运用,指出翻译的目标应是实现译文与目标读者的接受的融合。  相似文献   
83.
吴文英写词很喜欢从唐宋传奇中去选取典故,其内容主要集中在艳情逸事和梦幻异事两种,方式则不拘一格,主要有明用、暗用、反用三种,通过对唐宋传奇的个性化接受,吴词的浪漫特色和梦幻色彩得到了增强,情节也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84.
对政府公职人员微博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职人员的微博接受意愿会受到主观人文认知和客观技术环境两个层面的影响;感知风险对于微博接受意愿的负向影响最为显著;绩效期望、付出期望、便利条件、信任网络、社会影响这些要素对微博接受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5.
付汉良  刘晓君 《资源科学》2018,40(6):1222-1229
考虑到再生水回用所具备的环保和公益属性,本文通过引入单类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手段,避免了社会偏好等因素对于调查结果的影响,获取了更为接近公众对于再生水回用真实态度的内隐态度。从内隐态度的角度,验证了公众存在因再生水经由污水处理而成,而拒绝使用再生水的“心理感染”现象。并通过将公众对于再生水回用的内隐态度,与通过自陈式问卷获取的公众对于再生水回用的外显态度进行对比,发现了外显态度相对内隐态度更为积极的现象,为当前中国再生水回用推广过程中所遭遇的“叫好不叫座”现象,给出了科学解释。最后,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下分别模拟环保动机激发策略、示范引导策略和知识普及策略的作用原理,设计干预刺激。并将实验参与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施与三种类型干预刺激。通过比较干预刺激前后实验参与人员的再生水回用内隐态度测量结果,发现环保动机激发,示范引导,知识普及三种类型干预策略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居民对再生水回用的心理感染现象,提升居民再生水回用内隐态度的积极程度,其中示范引导策略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6.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的投票机制有利于信息消费者筛选高质量回答。本文以用户原创回答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知识分享用户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以信息接受模型为基础,基于知乎社区71 495条回答,结合文本分析与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从回答特征、回答质量和回答者特征3个方面探讨知识分享有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回答特征(及时性、图片或引用)、回答质量(答案中心度、情感支持)、回答者特征(社会网络中心度、可信度)均对回答有用性投票具有正向影响。回答的语言多样性对回答有用性投票具有负向影响。本研究通过实证进行客观分析,有利于促进回答者贡献高质量回答并对社会化问答社区进行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7.
刘姝瑾  郭鹏  王福 《现代情报》2018,38(11):25-32
[目的/意义]虽然目前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得到了改观,且场景化要素不断丰富、应用不断深入,但是用户信息素养及信息需求期望也在不断改变,在双方或多方作用的不断演进中,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也日渐呈现出新的障碍因素,如何有效把握及控制这些因素是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研究较为关注的话题。[方法/过程]为此,以系统论为着眼点,将移动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基于出声思考法将信息接受阻碍编码为信息接受来源阻碍、信息接受过程阻碍、信息接受效用阻碍3个维度,并基于此,构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阻碍机理模型。[结果/结论]以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阻碍机理模型为基础,提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阻碍因素的控制对策,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服务空间再造及移动图书馆创新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8.
王福  毕强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2):12-20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是阻碍信息接受的活跃性因素。降低信息接受情境粘滞度,增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的"场景-行为-情境"适配功效,是提升移动图书馆场景服务能力、实现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关键。[方法/过程]通过探索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的形成动因,运用情境适配理论和阻滞增长模型理论,构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模型;运用Matlab动态模拟移动图书信息接受的场景要素、情境要素和适配要素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的影响。[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粘滞度过小会使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移动服务场景产生剧烈的震荡作用,粘滞度过大则会使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场景过分依赖于信息接受情境。  相似文献   
89.
[目的/意义] 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情境影响着用户信息需求,而用户信息需求源于其自身综合素养与解决目标问题能力的势差。在微媒体、自媒体、全媒体的时代,深入研究移动图书馆场景化用户信息需求及其特征,挖掘用户信息需求规律是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和关键。[方法/过程] 将移动图书馆视为一个系统,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研究用户的场景化信息需求内涵、要素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以社会认知理论、用户满意度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对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需求规律进行总结,并运用日志挖掘的方法对用户场景化信息需求规律进行实证。[结果/结论] 在移动图书馆场景中,对单个用户而言,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或具有链式、支链、树状和网状等不同的优势,但对用户群体而言,其信息需求具有严格按照"链式-支链-树状-网状"的趋势递进。  相似文献   
90.
Pressing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re typically argued to require coordination, primarily through state intervention. Social scientists are struggling to understand how attitudes toward such state interventions are formed, and several drivers have been suggested, including education. People with university degrees are assumed to have certain values as well as the analytical skills to understand complex issu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By using a unique panel data-set with students in different university programs (economics,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this study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ether and how education affects environmental policy acceptance. One important finding is that university studies generate variation in support and scepticism toward different types of policy measures. For example, economics students tend to develop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market-based policy measures. This indicates a potential for education to increase the societal support often hinde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ch policy to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