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being treated only with ammonia, treated with ammonia and then autoclaved, and treated with white-rot fungi after being mechanically chipped, were carried out to access the effects of 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by white-rot fungi cultured on rapeseed straw.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was used to show that the white-rot fungus Bjerkandera sp. strain increase the susceptibility of straw to enzymatic saccharification by modifying the lignin component, revealing the effect of these pretreatments on enzymatic saccharification. Reducing sugar production from straws pretreated by ammonia/mechanical chipping/fungi degradation was 29.80? higher than the samples treated with ammonia/autoclaving, indicating an effective degrad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After ammonia pretreatment 41? of the straw was converted to RS(reducing sugars) (glucose 50?). After 5 weeks pretreatment with the white-rot fungus, 54.8? of rapeseed straw was further converted to RS, 74? of which was glucose; while only 12? of the control straw was converted (glucose 42?). The white-rot fungus Bjerkandera sp. strain degraded rapeseed straw preferentially at the early stage (before 20 d), and the degradation selectivity was 0.181 1 (cellulose), 0.364 1 (hemicellulose), and 0.454 8 (lignin), suggesting that removal of the phenolic barriers enhanced reducing sugar yield, and the efficiency of fungal pretreatment was comparable with that after alkali treatment, resulting a higher proportion of glucose in the hydrolysates.  相似文献   
142.
齐墩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而且其毒性较低。目前研究发现,齐墩果酸除了具有消炎、降糖、增强免疫、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利尿作用等多方面的临床药理作用,还具有护肝、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高血脂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药用开发前景广阔。因此,本文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在C-3位通过特定的连接片段丁二酸与氨基酸及其它的活性片段进行偶联,合成了2种新的中间体和7种新的目标产物,并利用IR和1HNMR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3.
玉米蛋白酶解产物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黄粉蛋白酶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发现酶解产物中含有大量的Phe(Phenylalanine,笨丙氨酸),Leu(Leucine,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和Pro(Proline,脯氨酸),他们可以添加到食品中来补充必需的氨基酸和降低高血压患的血压,对综合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农副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4.
本文对丽江雪山和迪庆雪山采集的雪茶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对其氨基酸组成——含量图谱的比较,说明了同属植物氨基酸组成的相似性。从中找出了雪茶与普通茶的差异及其特有的药效作用,并指出了对该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5.
胰酶水解脱脂蚕蛹分离部分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蚕蛹胰酶水解液中分离得到氨基酸单体,本研究从脱脂蚕蛹出发,首先选择合适的酶解条件,然后对酶解得到的混合氨基酸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将混合氨基酸经732树脂粗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种氨基酸混合液,其中酸性部分通过717树脂柱处理,后二者分别加入不同的沉淀剂,再经解析后共获得7种氨基酸单体,该方法简便易行,针对性强,收率较高,为水解制备氨基酸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6.
珍珠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传统用法一直是将珍珠研磨成小于2 μm的粉末用于口服.该珍珠粉含有大量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不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文中经过酸解珍珠使之成为珍珠液,再驱酸去除有害物质,保留了珍珠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使其更好地成为医疗、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等行业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7.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将忻州师院体育系6名健康男性作为受试者,旨在观察运动前补服支链氨基酸对人体有氧耐力的影响,进而得出对补服氨基酸对人体有氧耐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