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6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教育   3476篇
科学研究   1419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685篇
综合类   44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524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用户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拓宽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研究范围,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粘性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沉浸理论以及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理论模型,重点关注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沉浸体验以及用户社交媒体使用满意度是否会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用户转移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利用SPSS和AMO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假设的验证。[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可知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沉浸体验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而用户满意度负向影响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52.
社会化阅读是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具有虚拟社区特点的全新阅读模式。为了全面揭示和解释社会化阅读用户的情感和行为,本文将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契约理论延展到社会化阅读虚拟社区,通过构建研究模型,采用焦点小组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探究了用户感知信息价值和感知社交价值对其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以及用户在社群化阅读的情境下心理契约遭到违背后所引发的退出、建言、忠诚和忽略行为。研究表明:①感知社交价值和感知信息价值与用户的心理契约违背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对交易型和关系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理契约影响有所差异;②社会化阅读用户的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和忠诚行为均呈负向显著关系,但与忽略行为和退出行为并无显著关系;③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和忠诚行为呈负向显著关系,与退出行为和忽略行为呈正向显著关系。图2。表6。参考文献 57。  相似文献   
53.
54.
目前,学术界多开展引用动机和引文功能的相关研究,但对于引用偏好等引用行为却关注较少。基于Taylor的信息使用环境理论,本研究采用参考文献分析方法,全面揭示了施引者引用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将信息使用环境理论中的前三类要素分别通过学者特征、组织环境及论题进行定义,采用参考文献分析法提取第四类要素;随机抽取论文样本,针对上述四类特征进行编码并通过统计分析探讨影响施引者引用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学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学术年龄、职业角色、职称、所属机构的类型和层次以及所从事的研究主题和类型,都能对质量、语种、数量、信息资源类型、论文新旧的引用偏好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信息使用环境理论和参考文献分析法在引用行为研究中具有适用性。表4。参考文献47。  相似文献   
55.
休闲垂钓旅游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活动类型.本文运用实地勘察、社会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和株洲两地居民的休闲垂钓旅游行为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对休闲垂钓地经营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给出了一些休闲垂钓旅游地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56.
Organizations face increasing pressure to implemen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within a variety of busines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Many perceived benefits surround AI, bu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repidation also exists because of the potential of AI to replace human employees and dehumanize work.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future of work in the age of AI are particularly salient in pre-adoption organizations, before employee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ain direct experience with AI. To cope with this potentially stressful situation, employees engage in cognitive appraisal processes based on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personal use of AI. These pre-adoptive appraisals of AI influence both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attitudes, which in turn trigger behavioral responses that influence an organization’s ability to leverage AI successfully. Our survey of 363 Taiwanese employees shows that perceptions of AI’s operational and cognitive capabilitie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attitudes toward AI, while concerns regarding AI have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affective attitude only. Interaction effects of employee knowledge and affective attitude are also observed. This work’s main contribution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mpirically-tested model of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AI on organizations from an employee perspective in the pre-adoption phase. These results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how organizations prepare for the arrival of this transformative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57.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将自己的生活与网络融合在一起,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尤其突出的是大学生网络行为不断出现问题。本文以安徽省高校720名大学生为样本,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基本趋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58.
新课改以来,由于对课改理念的僵硬化解读,学校精细化管理制度带来的压抑与控制,以及盲目模仿带来的伤根性移植,师生教学行为出现了异化现象:教学资源开发异化为材料的堆砌,教学方法选择异化为学生盲目的探究,教学环境营造异化为缺乏深度思维的"热热闹闹",教学评价异化为盲目赞扬。对课改理念进行个性化解读,学校积极营造创造性教学氛围,以及唤醒师生主体意识是教学异化行为矫正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9.
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为理论背景,对6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教育干预实验研究.干预措施包括课堂和课下指导、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宣传、发放健康行为宣传册等,干预时间为10周.在干预前后共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三次身体素质测试.结果:①根据HAPA阶段划分,大学生大部分处于健康锻炼行为无意向和意向阶段,仅有14.1%处于行动阶段;②干预对大学生锻炼行为意向水平和体育锻炼等级具有积极影响;③干预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有积极影响;④锻炼自我效能作为社会认知变量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的各个阶段都发挥重要作用.建议通过提高个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和制订合适的锻炼计划增加大学生中参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相似文献   
60.
首先从情绪工作的定义、特征出发分析教师是属于高情绪工作者,之后阐述情绪工作的调节策略以及影响调节策略的相关因素,以期为研究教师职业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