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5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教育   999篇
科学研究   954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3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对会计信息披露和审计意见的形成、对经济活动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问题的核算、对简化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实施以评审内部控制为基础的现代审计方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重要性的研究应从重要性的基本概念出发。  相似文献   
22.
A novel metallo-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OCVD) technique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hotocatalytic titanium dioxide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ndition parameters such as carrier gas flow rate, source temperature and deposition temperature on the deposition rate were investigated. The maximum deposition rate of 8.2 mg/(g.h) was obtained under conditions of carrier gas flow rate of 400 ml/min, source temperature of 423 K and deposition temperature of 913 K. The deposition rate followed Arrhenius behavior at temperature of 753 K to 913 K, corresponding to activation energy Ea of 51.09 kJ/mol. TiO2 existed only in anatase phase when the deposition temperature was 773 K to 973 K. With increase of deposition temperature from 1073 K to 1273 K, the rutile content sharply increased from 7% to 70%. It was found that a deposition temperature of 773 K and a higher source temperature of 448 K resulted in finely dispersed TiO2 particles, which were mainly in the range of 10-20 nm.  相似文献   
23.
碳源、氮源及其比例对香菇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摇瓶培养,研究香菇液体深层培养最适发酵培养时间、最适碳源、最适氮源及最佳碳源与氮源质量配比.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时间为168 h,所得菌丝体干重达0.399 g/50 mL菌液,最适碳源为蔗糖,菌丝体干重达到0.396 g/50 mL菌液;最适氮源为牛肉膏,菌丝干重达到0.421 g/50 mL菌液,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与氮源质量配比为:W(蔗糖):W(牛肉膏):W(麦芽糖)=2.5:1:1.  相似文献   
24.
根据电子在长直载流导线磁场中的运动和相对论性电子产生辐射的一般规律,计算并分析了电子在这种磁场中运动所产生的自发辐射强度分布,最后的结果中包含一个重要因子sin2η,正是它把自由电子的自发辐射与受激辐射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25.
孙延一 《襄樊学院学报》2003,24(5):39-41,78
研究了黄嘌呤在多壁炭纳米管化学修饰的玻炭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其结果表明,在0.1mol·L-1磷酸盐(pH=6.5)介质中,修饰电极对黄嘌呤具有强力的吸附催化作用,其催化电流与黄嘌呤浓度在310-8~610-5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8mol·L-1. 利用本法测定了人体血清中黄嘌呤的含量,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26.
基于物理元胞自动机的岩石破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岩石材料的非均质性对其破坏演化的影响,根据元胞自动机理论,从能量的角度建立了一种能够从细观层次上对岩石破坏演化进行模拟的物理元胞自动机模型(Mh-PCA模型),模型引用的Weibull随机分布函数对材料的非均质性进行描述.运用该模型,对m分别为1,5,10,15四种不同均质度材料的破坏模式及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现象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的非均质性对其破坏有重要的影响,均质度越高,破坏过程中的分支裂纹越少,声发射也越集中.物理元胞自动机理论为岩石的破坏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7.
Chronic post-hypoxic myoclonus, also known as Lance-Adams syndrome (LAS), is a rare complication of successful cardiopulmanry resuscitation often accompanied by action myoclonus and cerebellar ataxia. It is seen in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a cardiorespiratory arrest, regained consciousness afterwards, and then developed myoclonus days or weeks after the event. Worldwide, 122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so far, including 1 case of Chinese. Here we report 2 Chinese LAS patients with detailed neuroimagings. Cranial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of patient 1, a 52-year-old woman, showed a mild hypoperfusion in her left temporal lobe, whereas patient 2, a 54-year-old woman, manifested a mild bilateral decrease of glucose metabolism in the frontal lobes and a mild to moderate decrease of the N-acetyl aspartate (NAA) peak in the bilateral hippocampi by cranial [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ic (PET) scan and 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 respectively. We also review the literature on the neuroimaging,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LAS.  相似文献   
28.
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分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出水方式的研究--采用出水堰;二是投加活性炭与未投加活性炭两种方法处理生活污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出水堰方式出水效果良好;在反应池中投加活性炭,可使处理效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9.
高静  刘国光 《软科学》2016,(6):53-56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采取进口国投入产出技术系数和碳排放系数测算了在加工贸易背景下中国对主要贸易国的出口碳排放总量和单位碳排放强度,比较了现有的几种测算方法下中国出口碳排放的差异,分析了加工贸易下影响中国出口碳排放的原因。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走低,中国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状态导致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1)越低、中间投入占比(interput1)越高,中国的出口碳排放和单位碳排放强度越低。加工贸易进口令中间品生产污染转移至国外,降低了中国的出口碳排放总量和单位强度,验证了中国的"污染天堂"理论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30.
首次将中间投入强度及投入结构引入到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中,选用2000年、2002年、2005年、2007年及2010年的数据,运用LMDI因素分解方法将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投入替代率效应、投入结构效应和中间投入强度效应。结果表明,能源投入替代率加快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中间投入强度和投入结构抑制碳排放强度的降低,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作用不明显。从因素总效应来看,除了2002—2005年间各影响因素整体抑制了碳强度的降低外,其他各区段间因素效应之和加速碳强度的降低。因此,调整投入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成为碳减排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