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20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教育   17191篇
科学研究   2507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1257篇
综合类   1222篇
文化理论   37篇
信息传播   9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1412篇
  2013年   1737篇
  2012年   1899篇
  2011年   1829篇
  2010年   1371篇
  2009年   1310篇
  2008年   1459篇
  2007年   1654篇
  2006年   1479篇
  2005年   1318篇
  2004年   1094篇
  2003年   974篇
  2002年   795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缓和语是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并在构建和协调人际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旨在梳理国内外关于缓和语研究的相关成果,包括概念界定、策略分类、理论视角及其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92.
林语堂是二十世纪的著名翻译家,是少有的学贯中西的学者。其生平虽非传奇佳话,但其理论思想,学术钻研以及他在翻译,著作方面的精深造诣却颇为丰富,堪称大家。他提倡性灵,被称为是“幽默大师”的第一人。在翻译理论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该文将尝试探讨翻译家林语堂的理论思想,以期获得更深刻的翻译启示。  相似文献   
993.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将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在实用文体的翻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首先介绍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阶段及核心内容,然后对该理论目前在科技英语、广告、合同和小说等实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探讨了在翻译应用中的发展方向,以期对翻译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相似文献   
994.
目前,我国高校二外日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授—强化—记忆”为过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课堂效果不够理想,究其根源在于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潜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对改进目前高校二外日语课堂教学现状具有借鉴意义。应从学习与教学、学生与教师两方面,通过情境创设与合作学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的互动中完成意义建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5.
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国家领导人讲话风格朴实,善用俗语和谚语等民间常用语表意和明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外交讲话中,这种情况也很突出。该文从释意理论的角度入手,以习主席多次外交讲话为例,探究俗语和谚语的英译策略,并通过对语料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不同策略的运用情况,以图为俗谚语的口译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96.
英语习语中存在大量VP+hand结构的表达,这些习语中的动词除所属身体部位意义,表示所属,获得之外,它们的整体意义还扩展到给予,位移,信息传递,致使等方面。那么,这些扩展义是如何形成的,VP与hand的非所属性如何解释?该文在认知语言学及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将vp+hand习语视为一种独立的构式,以图式范畴理论,自主依存理论和构式压制中的M-压制为理论基础,加以修补和整合形成新的SMA模型,以此来解释此构式的生成机制。研究表明,vp+hand习语表达式中的动词以归属类和获得类动词组成了构式的原型图示,其他六大类为语义扩展图示,语义扩展的途径体现为M-压制。修补整合后的SMA模式对vp+hand习语构式的语义认知机制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97.
面子是交际活动中常常涉及的议题。每个人都希望为自己树立威信,为自己争得面子,每个人都企盼交际和谐,给对方留面子。在日常交际中,为了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承认和意识到面子的作用。而每个人的面子都有可能受到某些行为的威胁,即面子威胁行为。所以,我们就有必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削弱面子的威胁程度。该文通过介绍并分析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会话为例,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互动关系出发,分析得出委婉的规避、暗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修辞技巧的运用,可以使会话双方在不能按照合作原则进行对话的情况下,依然礼貌地对待彼此。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以广东省旅游景点英译实例以及英语国家旅游公示语实例为语料,结合外籍友人对旅游公示语英译的满意度以及理解度的调查分析,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探讨旅游公示语的特点,功能及其英译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9.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 to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ield and has caused world-wide attention. This paper will give a systematic analysis to it...  相似文献   
1000.
高职英语教学的多模态化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立生动英语学习环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