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056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46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中小学新的课程体系和新教材的出台,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真正的严峻考验,能不能从传统教育中走出来,转变教育观念。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是师生平等,尊重学生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2.
洪秀全依靠平等的思想原则,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太平天国运动因此而发生发展起来。1853年定都南京后,他却抛弃了平等的思想原则,搞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失去了军心民心,太平天国运动因此由强至弱地衰败下去。可以说,平等原则是太平天国成败的双刃剑。  相似文献   
83.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文化载体,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播了学术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形成了书院独有的人文关怀理念.文章通过对书院精神文化的研究,分析书院的人文特质,试图对当今的大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4.
收入、权益、能力等多方面的弱势地位是目前城市民工犯罪的重要根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将使农民与城市市民一道公平地享受国民教育,必将有利于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从而预防民工犯罪的发生.当然公平的城乡统筹教育可能要面临解决“城乡二元思维”,教育经费、公平与实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85.
陶行知是一位讴歌民主、追求自由的伟大思想家。他自幼受到儒学的熏陶,深知底层社会的痛苦,具有同情和关心劳苦大众疾苦的情怀。通过基督教中学和教会大学的求学经历,陶行知受到纯正的西学教育,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是系统形成民主思想的标志。美国求学,陶行知亲身体验考察了美国民主,更对民主的学理作了深入的探求。回国后,陶行知无论是从事平民教育,还是乡村建设运动,以及民族救亡运动都贯串了民主的不懈诉求,其思想也与时俱进。五大民主学说奠定了陶行知在中国民主思想史上的地位,其思想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86.
在等级秩序尊严观念下,人不是作为一个自主、自立的人格主体存在,只是处于社会某种等级序列关系中的一个样品,并以特定的身份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主流学派的儒家思想所包含的等级观念一直为等级秩序尊严观提供理论支持。以人性恶为基础的荀学思想和法家思想中暗含的人格尊严观、道家思想中的人性尊严观和墨家思想中的平等尊严观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关于人的尊严的闪光点,是中国传统社会反对等级特权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7.
美国追求高等教育公平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处境不利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采取了若干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政府通过颁布法令和财政支持,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强制性的补偿政策;实施早期干预;录取向少数族裔倾斜继而对所有种族平等对待;大规模、多层次的资助;学籍管理宽松灵活。这些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88.
新时期中国女性小说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女权意识,她们以女性的热忱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表达着共同的主题——对男性、男权社会的失望和反抗以及弘扬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权思想。从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婚姻家庭的羁绊、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奋斗的艰辛等方面来解读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女权意识,使“女权意识”不仅是一面旗帜,而且成为文学、社会向着完美的“双性和谐”的方向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相似文献   
89.
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在地要求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而教育公平则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博弈中提供了实现利益均等的机会。目前,由于经济水平、区域差距等原因,我国教育还存在某些不公平现象,这势必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积极推动教育公平,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0.
在高考录取中,公平与效率是必须兼顾的两个原则。长期实行的"志愿优先"录取机制则在公平和效率上都有所缺失。新推行的"平行志愿"机制则能够弥补该不足,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向改进。为保证新机制发挥实效,需要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