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389篇
科学研究   1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高校的创新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学科交叉融合是进行教育创新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工程实践教育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Critical thinking and skills in defining problems have been among the goals of a computers and society course that had its credits reduced and student number increased. In an attempt to prevent worsening the students' learning, four measures were taken. The results actually improved from a failure rate of 21.5% to 0.7%. This was mainly due to tighter project structure and additional student work. Reduced course material and improved teacher preparation did not seem to have any effect, while more focused project teaching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creased failure rate. Further improvements may be gained through time estimation in the problem defini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83.
We previously proposed that science capital (science-related forms of cultural and social capital) can be used as a theoretical lens for explaining the patterned nature of aspirations and educational participation among young people aged 11–16. Building on these findings, the present article investigates whether science capital is related to post-18 aspirations to pursue further STEM study and whether science capital can be extended to related disciplines including engineering, maths and technology. Specifically, we report on correlational analyse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s attitudes and science capital. Drawing on data from a new survey of 7,013 17/18 year old English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alyses showed that science capital, while strongly related to 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 future study aspirations, was not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pursuit of either maths or technology postsecondary study. The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engineering and maths attitudes have a stronger relationship to science capital than attitudes relating to technology. We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nd propose that science capital might be more usefully applied to “SEM,” with links to technology fields and aspirations needing further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84.
促进高校跨学科研究发展的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研究中心在现代大学的战略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们要与传统院系分享大学治理的权力,甚至会向大学校级要求更多的自主权力,这导致了大学治理的进一步碎片化。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国别比较研究发现,对同时兼任院系教师和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科学家所完成的工作量在两个单位各自进行重复的全额计算,是一种激励院系支持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和促成跨学科研究中心真正向科学家们开放的有效机制。而变革我国政府科研项目的资助模式则是促进高校跨学科研究健康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85.
柳洲 《软科学》2010,24(7):9-13
基于"社会-认知-能力"视角,UIIT包含"团队认知"和"团队情感"两个相互耦合的子系统,具有社会和认知双重属性。UIIT是一个具有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认知-情感"知识创新系统,从能力角度看,UIIT的成长是一个团队智商和团队情商以及两者匹配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影响其成长性的关键因素,是建立在团队智商和情商耦合基础上的团队选择力与优化力。  相似文献   
86.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高校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组织跨学科研究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在跨学科研究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科学的跨学科战略规划、创新创业的组织文化、有效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实体运作的体制及项目驱动的机制、与产业界紧密联系等成为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斯坦福大学B io-x跨学科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为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有效组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7.
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西方生态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批评雄辩地揭示了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危机、人性的危机、想象力的危机。因此,要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束缚.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一方面深入挖掘文化的生态内涵、凸显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割裂的亲缘关系,另一方面从多视角透视生态危机产生的复杂原因,进行综合的文化诊断、文化治疗,以便从根本上变革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88.
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由教到学”的哲学转向延伸至博物馆领域。随着关于博物馆学习的讨论日益丰富,观众在博物馆中的行为始终无法绕开学习这一因素成为学界共识。《博物馆学习:作为促进工具的理论与研究》一书从理论出发,对相关的学习理论进行阐述,将理论研究和博物馆实践相结合,试图架起研究人员和博物馆专业工作人员之间的桥梁,从心理学、社会学、 哲学、人类学等视角开展跨学科研究。本书资料丰富,理论介绍全面,可为我国开展博物馆教育和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如博物馆分众类别研究和学习环境如何分众化的启示,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使我们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开展更多聚焦事物本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
牛力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1):67-69,90
现存的学科和院系结构是大学推进跨学科交叉与合作的主要障碍。近年来美国大学通过设立资助跨学科研究的种子基金、推动共享性核心设施的建设、在教师的聘任和考评中推行新的模式、创建新的跨学科院系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来推进大学的跨学科交叉。这些举措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推进学科交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0.
在知识经济和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双重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传统的、重就业、轻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经出现诸多局限,而日益成为阻碍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势。重新审定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和创业能力的复合能力型人才,是突破其人才培养目标定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