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8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全球化竞争环境下,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技术能力提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选择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进行了一手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研究扩展了针对中国技术制造业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认识,并对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实证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结论是: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而言,外部联系尚未成为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方式,企业的创新模式较封闭;内部的研究开发和正式的研发合作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来源;企业规模也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知识传导、动态能力与后发企业成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探讨知识传导—动态能力→企业成长的逻辑关系,知识传导促进资源→业务流程→惯例→能力→核心能力的演化和能力从吸收能力→转移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化,研究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动因,而知识传导通过动态能力间接作用企业成长.企业成长体现为企业边界、企业行为、企业结构和企业绩效的成长.  相似文献   
33.
逆向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在后发企业的创新追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逆向创新的机会及能力支撑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逆向创新机会呈现多元性,利基市场和主流市场均可以作为逆向创新活动的基点,且利基市场的创新机会包括流程利基和产品利基;不同的逆向创新机会,所需能力体系存在差异。流程利基需要组织学习吸收能力、技术搜索能力及市场推广能力等支撑,产品利基需要合作学习能力、技术适应性改进能力及市场特性认知能力等支撑,主流市场导向的能力支撑体系主要由自主研发能力和多渠道利用外部资源能力构成。  相似文献   
34.
随着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后发企业技术赶超的成功,学术界关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的讨论日益激烈。但后发企业面临自身条件与环境压力的双重限制,其突破性创新难度颇大。首先提取后发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17项内外部影响因素,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对17项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厘清因素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能帮助后发企业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扫除技术创新障碍,突破技术路径被动锁定现状,实现技术路径主动锁定。  相似文献   
35.
为解决后发企业如何设计在资源约束下开展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创造路径,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资源拼凑策略来获取和优化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重点探讨资源拼凑策略如何助推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资源拼凑策略主要包括市场拼凑、实物拼凑、人力拼凑、技能拼凑与制度拼凑五大策略,其价值创造过程需要经历价值识别、价值形成、价值传递与价值检验四大阶段,在价值创造的不同环节,资源拼凑策略通过发挥不同的组合效应有效推动了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以此为基础,构建起资源拼凑视角下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得到后发企业的创新发展战略要积极向颠覆性创新探索转化并制定与之相符合的资源拼凑策略;同时政府在颠覆性创新领域的有关制度设计上要综合构建系统完善的政策工具,并发挥多级政府的政策协同效应等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