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8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教育   8548篇
科学研究   799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628篇
综合类   734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846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918篇
  2011年   920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715篇
  2007年   787篇
  2006年   784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500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文艺美学观上,孔子倡导诗乐舞等文学艺术应肩负起移风易俗之重要使命,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严肃(彰显阳刚之气);而其政治美学观则倡导仁德礼治,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温情(刚中带柔);其生活美学观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循礼修德,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鲜活(刚柔并济)。在共有风格上,三者皆显“雅正”(阳刚);在风格差异上,其文艺美学观更为严肃(阳刚),其政治美学观和生活美学观则更为活泼(阴柔)。  相似文献   
992.
钱起在佛寺诗和行旅诗中的自然书写显现他的人生境遇,情景关系在古代文论上是重要解诗的方法之一。笔者先综述历代情景关系后,再分析他诗中之情和景的关系,并联系其生平遭遇。据此可发现二个成果:第一,他所到过的佛寺所描绘的自然之景皆反映钱起的不安心境,但最后的情都因接触佛寺而获得平静;第二,他行旅诗中的自然书写乃借由灰暗之景兴起了怀乡之情,这种漂泊不安之乡愁,本质上是悲怅的,尚有一种在基调上是欢悦,是一种浑然之情,表现出忘归而融入自然之心,本质是闲适的。  相似文献   
99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全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该文以高职生现有的价值观为出发点,从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方面论述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最终高职生能够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994.
深度学习的理解需要从单一视角走向整体视阈。基于整体视阈将深度学习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现象系统,在整体的发展中呈现深度学习的生命意蕴,并以系统方法揭示和展现深度学习的整体性意涵。深度学习系统在知识、思维、能力、情境四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发展中呈现其意义与价值。在意义构建的整体推动下,四要素不断交互作用并形成深度学习机制。其中,意义的设想、觉醒与建构是深度学习系统的自组织自循环动力;能力的生成、应用与迁移是维续深度学习系统的核心动力:共振情境的有力推进是维续深度学习系统的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995.
为改善发动机连杆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的性能,首先,应用理论分析法分析了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学特性;然后,采用有限元仿真法分析了连杆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的拉应力、压应力以及疲劳寿命;最后,依据仿真分析结果对原型连杆的危险截面进行优化设计并再次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动机连杆其应力得到大幅减小,但疲劳寿命增加了96.60%,连杆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6.
追求人生的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儒家文化注重人性修养、道德养成与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推崇“圣贤”作为其境界追求;道家主张让人超越名利,通过出世修行,摆脱外在干扰,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成为“真人”是其境界追求;佛教侧重通过“戒、定”获得“慧”,去除欲望,消除痛苦,最终达至“圆满”之境界。新儒家将传统境界学说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多层次”的境界思想。教育从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文化成的过程,而境界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精神标识,也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对于当代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培育有境界的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理想追求;强调体悟、践行是当代中国教育的行动逻辑;注重家国一体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开展境界教育则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7.
付明 《教育教学论坛》2021,(13):163-166
大学是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群体经历了十余年的系统教育之后,其心智发育相对较为完善,并已经形成了价值观的雏形,而适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对大学生起到指导的作用,确保学生的价值观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载体,结合课程安排和校园生活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在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部分不良因素,导致实际培养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从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出发,简要介绍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并着重分析了培养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998.
医学生是未来医学事业的接班人,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儒道思想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命思想,通过研究传统儒道生命观思想,对当下医学生的生命观教育提出以下启示:天人合一生命观的理念,遵守以仁爱为核心的医师职业道德,以及具备理性主义的生命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99.
孙杰 《成才之路》2021,(14):134-135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因此,可采取多样化、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活跃、积极的生物课堂氛围,并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化因素,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以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00.
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是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找出自身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重塑师生角色,通过互动增强学生学习效果,重构课堂文化,打造至简课堂,创新教学思路,适时引入生活元素,从而回归教育的本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