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324篇
科学研究   40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28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课内外活动,将"教"和"学"有机结合起来,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2.
CPT测试作为岩土工程勘察中一项重要的原位测试技术,因其能在现场直接、连续、快捷地对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参数进行测试,并且避免了取样和室内试验对土样所造成的扰动等影响,故在国外及国内陆地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以南海某井场海底浅层土质工程地质特性的资料为基础,借鉴国内外CPT解释技术的经验,对海洋石油941号钻井船在南海某井场插桩深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3.
借助Ginzburg-Laudau理论,阐述了理想第二类超导体处于混合态的临界场,并得出下临界场Hc1与穿透深度λ、相干长度ξ有关,上临界场Hc2与参量α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34.
马克思关于历史的唯物主义与历史的辩证法是统一的,根本不存在外在于唯物论的历史观,也没有脱离人的感性活动的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不仅仅具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性质,而且贯注着哲学批判的精神。在这部贯注人的感性活动理路的逻辑学中,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研究出发点,运用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历史方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自我解放的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35.
36.
「見過ごす」「見逃す」语义相似:「見過ごす」有①看漏、错过,②不过问,③宽恕的语义,「見逃す」有①看漏、错过,②放走,③宽恕的语义.围绕该语义,从它们所接的对象语以及与相关句型的搭配使用来揭示其不同的语义特征.即:「見過こす」倾向从感性角度看问题,体现了对人、物的漠不关心、轻视的消极态度;而「見逃す」倾向从理性角度看问...  相似文献   
37.
刘秀娟 《科教文汇》2011,(6):106-107
目前,环境问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就必须要从普及环境知识入手。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培养中学生环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已迫在眉睫。环境教育作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环境意识。利用生物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为中学生环境教育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中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所以从教育入手,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8.
刘颖 《科教文汇》2011,(20):133-134
本文着重介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究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渗透相关文化信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技巧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增强全球意识及文化差异敏感性.为其形成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王玉英 《科教文汇》2011,(21):100-101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个人感情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从"提问"、"激趣"、"习惯"、"活动"等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0.
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面试中的优势与劣势,认为在高校演讲与口才教学中要有意培养学生面试公务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