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369篇
科学研究   114篇
体育   280篇
综合类   120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在详细分析了目前石油类院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教学理念突出石油石化特色,将教学内容与油气田典型大气污染物的产生与治理进行有机耦合,改革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实施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西省15个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各地的县级游泳训练的人数比以前少了许多,这一现象对整个广西游泳训练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来说是一种损失.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对广西竞技游泳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知网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及专业足球教师的讲解,解读习近平新时代校园足球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而发现校园足球的困境及解决办法,使其注入新鲜的生命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一马当先承担起世界第一大运动的责任,开启体育新篇章。  相似文献   
34.
论中国石油储备体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王礼茂 《资源科学》2003,25(1):42-47
石油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最有效手段,其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障石油的稳定供应、稳定石油价格、对可能的石油禁用起威慑作用以及在必要时作为政府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石油储备,并把它作为应对石油危机的最有效的手段,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都建立了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加,建立石油储备,防范石油危机是大势所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我国大致用15a左右的时间,分3个阶段逐步形成5000×104t左右的战略石油储备。储备采用国家和民间相结合方式,以国家作为储备的主体。分析其他国家建立石油储备的做法,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石油储备是防范石油危机的首要选择;要建立石油储备,必须要有法律保障;政府和民间相结合,多渠道筹集储备所需资金。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我国加入 WTO之后 ,逐步降低进口关税税率、推行意愿结售汇制、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等会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带来的影响 ,并对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规模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6.
摘要: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校园足球热的兴起及其意义、校园足球发展的价值审思及校园足球发展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发展校园足球有利于根植校园足球文化、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校园足球的发展尚存育人与竞技博弈、应然与实然背离的价值取向分野,并存在观念瓶颈、资源瓶颈、体制瓶颈等现实困境。提出:遵循学校体育发展的目的要求和规律,回归校园足球发展的本义;实现整体思维下的跨界整合,合力共举推动校园足球发展;倡导“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媒体”联姻,营造校园足球发展的大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3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从项目发展概况、管理、竞赛、球员培养理念和模式、教学和训练以及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中瑞两国高尔夫球员的培养进行了对比研究.借鉴瑞典的可取之处提出,我国应注重项目协会建设和宣传推广;整合力量,形成国家、俱乐部和家庭的三位一体的联合培养机制;在高尔夫球青少年人才选拔中,淡化成绩,培养兴趣,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训练中,全面发展球员的综合体能、短杆和推杆技术、心理素质和大赛经验;完善竞赛体系,增加赛事数量,满足各年龄层次特别是青少年球员的参赛需求,实现以赛代练.  相似文献   
3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近年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投入、规模、项目布局及“体教结合”的动态变化进行探讨,旨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结论:1)湖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总体投入呈缓慢上升的周期性变化态势,业余训练资源短缺,投入渠道单一,政府负担日趋加重;2)在线规模的反向变动导致“金字塔”人才流动体系结构失衡,运动员与教练员的比例关系欠合理;3)重点项目在训规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扩张,但优势项目规模增长过缓,奥运会非优势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在训规模萎缩;4)“体教结合”工作对运动员文化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9.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通过对"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的理解和二者存在根本分歧的认识,在思考原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及从"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得到的启示,提出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必将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的全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40.
举办大冬会对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蒋强  王平 《冰雪运动》2008,30(1):48-50
加强对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已成为保证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如何利用大冬会这一良好契机,改善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走访调查、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认为2009年哈尔滨大冬会的举办将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扩大冰雪运动影响;改善冰雪场馆的条件与数量,使基础训练得到保证;完善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提高冰雪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促进各级教练员对外交流提高业务水平,推进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