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3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教育   7049篇
科学研究   2011篇
各国文化   50篇
体育   376篇
综合类   384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68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999篇
  2012年   799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山西普通高校现行的学费收费标准是2000年制定的。目前,山西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呼吁,要适当提高学费收费标准。学费收费标准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山西普通高校同学科、同专业现行学费收费标准与其他省份比确实存在收费低的问题,可研究解决。但从长远看,解决高校经费不足,最终还要靠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来解决。  相似文献   
72.
“地缘政治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西欧;19世纪末传入美国,至20世纪40年代起在美国的外交决策中逐步产生影响。在研究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过程中,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等著名地缘政治学家的相关学术理论,恰似一条“暗藏的线索”,帮助我们以新颖的视角,对固有的史实进行审慎的分析;从而认识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罗斯福外交是将“威尔逊国际主义”与“地缘政治因素”揉和起来的结果。而“地缘政治学”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为其冲破传统上的善意孤立,打开了新的视野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73.
This article takes up questions about knowledge and the school curriculum with respect to literary studies within subject English. Its intention is to focus on literary studies in English from the context of current waves of curriculum reform, rather than as part of the conversations primarily within the field of English, to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knowledge agenda, and the knowledge-base agenda for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The selection of texts and form of study of literature within the English curriculum has long been an area of controversy. Without assuming a particular position on knowledge in this area,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important questions of what knowledge-base teachers are expected to bring to their work are elided both in current regulations and debates, and in research on ‘good teaching’ in this area. If ‘literary studies’ (as a discipline or university major) is itself an unstable and changing field, what kind of knowledge does a good English teacher bring to their work? This paper takes up these ques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 and standards for teacher registration, but it also points to the way these issues about knowledge are of broader relevance for researchers and teac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74.
习仲勋与陕甘宁边区土地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新华社在播发习仲勋生平中称:他尤其在陕甘宁边区土改中,提出的区别老区、半老区、新区不同情况制定政策和纠正左的偏向的意见,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肯定,并转发全国各解放区.文章介绍和评述的是在解放战争特殊年代陕甘宁边区进行土地改革的以及防左纠偏情况,毛泽东、习仲勋的书信电报中可以领悟到老一辈革命家求实创新和对人民事业呕心沥血的优秀品格.  相似文献   
75.
Curriculum for Excellence in Scotland outlines a policy vision of a more progressive, integrated and holistic form of education; a commitment which contains an obligation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 (HWB) to be a responsibility of all teachers. A critical policy analysis approach was utilized in order to review school-level progres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policy development, i.e. policy formulation, legitim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Evidence was collected through 15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head teachers, teacher education academics and staff with national and local authority quality improvement remits. Questions focused on: aims and curriculum goals; school cultur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artnership relationships and evaluations of practice. Findings suggest a high degree of support for curriculum aims, however, there were often problems communicating policy expectations (policy formulation). Thus, despite impressive examples of innovative practice in relation to school ethos, wider achievement and pupils’ broader general education (policy legitimation), there were also examples of HWB being constrained by senior school examinations and the backwash effect this had on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engagement with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approaches (policy implementation/evaluation). 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in terms of policy to practice coherence as well as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further more specific research evaluations.  相似文献   
76.
我国三代领导人领导中国制定并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使中国以崭新的和平形象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时期即已确立,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领导的改革开放时期得以进一步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立足于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高屋建瓴,拓展了和平外交政策。历经三代领导人的不断推动,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山日趋完善与成熟。中国50多年的外交实践证明,我们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77.
20世纪30、4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苏联从民族利己主义出发,步英、法之后尘,推行了一条苏联型的绥靖政策。在列举大量史实的基础上,探析苏联型绥靖政策出台的背景、特征及其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8.
刘亮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2):27-30
2006年初,法国颁布的《首次雇佣合同》法案(Cntrat Pemirèe Ebauche,简称CPE)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包括工人、学生在内的大规模游行随即开始。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原因。法国新劳工法案的颁发触及到了一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是法国社会动荡形成的重要成因。从社会公正这一视点出发,来探讨法国的教育和就业政策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行。  相似文献   
79.
加拿大华人中产阶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华人中产阶层,主要由二战后移居到加拿大的技术移民和在加拿大出生的华裔技术人员组成。该阶层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他们有其独特的特征,他们的劳动力价格及年均收入低于其他加拿大人。近年来,华人中产阶层在加拿大社会中的形象及地位大大改观。  相似文献   
80.
教育公平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权利、机会等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其中分配标准是关键。不同的分配标准,决定了不同人群的现实处境。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招生政策,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标准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标准,到教育“革命”时期政治标准被突出强调,“文革”后学术标准被重新确立,进而到当前经济实力成为影响机会分配的重要因素的变革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