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066篇
科学研究   113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76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组成创造能力的核心。从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出发,构建了开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主体和发散思维的教化方案。  相似文献   
22.
普通模糊控制器引入在线插值算法,改善了普通模糊控制器的稳态性能,消除了普通模糊控制器的调节死区.  相似文献   
2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道德信仰的历史逻辑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并不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真理性价值的丧失,也不是大学生主体性价值需求的不足,而是作为真知的社会理想信念与大学生个体价值认同的矛盾分裂。在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法权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实现社会理想信念与大学生个体价值认同的统一。在由特殊向一般、个体向社会转化的过程中道德信仰起着价值中介、基础的作用,具体表现为道德信仰的社会历史功能和理论逻辑功能及其统一。而这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又具有普遍性,并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4.
访美归来话数学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水平较低。相比之下,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教育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缺陷:⑴只注重教授知识而忽略思维训练;⑵教知识一般采用填鸭式;⑶不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性;⑷一些所谓的素质教育致使教育思想混乱而教学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5.
关于道德悖论属性的思考——从逻辑的观点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悖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逻辑悖论是指其由以导出的背景知识都是日常进行合理思维的理性主体普遍承认的公共知识或预设,均可通过现代逻辑语形学、逻辑语义学和逻辑语用学的研究使之得到严格的形式塑述与刻画,其推导过程可达到无懈可击的逻辑严格性的悖论。广义逻辑悖论是人们把导致狭义逻辑悖论的"背景知识"的视域由日常合理思维领域拓展到哲学思维等其他领域而发现的悖论。道德悖论是人们在道德思维领域发现的一种广义的逻辑悖论。  相似文献   
26.
基于PMAC的数控实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PMAC运动控制器的基本特征,以及利用PMAC运动控制器所构成的数控系统,提高数控实验教学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  相似文献   
27.
本文探讨了PLD设计过程中4个不同的时钟设计方案,对这些不同方案的优点、缺点和在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个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慢启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功率与电流的关系,通过慢启动电路、纹波调零电路、功率稳恒电路等解决了使用中的电源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其输出功率不稳定的问题。设计的电路稳定度达到4×10-4。  相似文献   
29.
从"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入手,马克思揭开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消解了资本生成悖论,实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质变性创新。"资本生成悖论"消解中体现的澄清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揭示对立统一的辩证矛盾、创新"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等方法,具有普适的解悖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30.
Implication is at the very heart of mathematical reasoning. As many authors have shown, pupils and students experience serious difficulties in using it in a suitable manner. In this paper, we support the thesis that these difficultie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omplexity of this notion. In order to study this complexity,we refer to Tarski's semantic truth theory,which contributes to clarifying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implication: propositional connective, logically valid conditional, generalized conditional,inference rules. We will show that for this purpose, it is necessary to extend the classical definition of implication as a relation between propositions to a relation between open sentences with at least one free variable. This permits to become aware of the fact that, in some cases, the truth-value of a given mathematical statement is not constrained by the situation, contrary to the common standpoint that, in mathematics, a statement is either true or false.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didactic relevance of this theoretical stance will be illustrated by an analysis of two problematic situation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some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our research on first-year university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implication.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