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教育   847篇
科学研究   70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17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区域经济发辰和差异动态变化,形成全球产业跨国跨区转移一次又一次浪潮,当前,在成本增加、产业结构升级等压力下,中国沿海地区大量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已经发生和正在进行向内地以及周边国家转移,形成了全球第四次产业转侈浪潮。产业的空间转移既是对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的一种主动调整,同时,也是针对影响产业发展经济社会要素和爷件变化的反厦。在本质上,产业转移是对经济社会背景演变的一种空间响应。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背景演变志势,将影响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驱动机制,也深刘地影响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发展态势。因此,通过对影响产业转眵的宏观背景和发展态势思考,并探讨未来中国产业转移趋势的一些问题,可以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现代图书馆建筑功能空间的特性与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建筑的功能与空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对图书馆建筑空间的特征、性格和组织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其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书馆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才能建造出体现功能要求、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图书馆。  相似文献   
33.
泉州出境旅游发展较早,出境旅游流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各个发展阶段,泉州出境旅游流的空间行为模式与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有所不同。文章对泉州出境旅游者及业内人士进行抽样调查,探讨泉州出境旅游流的空间行为模式,并根据分析提出优化泉州未来出境旅游空间行为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江瑶  高长春  陈旭 《科研管理》2020,41(3):119-129
本文基于419份有效问卷的一手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知识溢出和互利共生两个视角研究了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知识溢出和互利共生作为中介变量,分别影响人力资本、相关产业与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文化环境和政策措施对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具有一定程度的直接作用;市场需求对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作用并不显著。结论为充分认知中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国家创意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5.
段德忠  杨凡  胡璇 《科研管理》2020,41(6):90-97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2001-2015年专利转移记录,本文对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2001-2015年,中国技术转移在城市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由多极格局向一超多强格局演进,长三角是中国技术转移最为活跃和频繁的区域;(2)空间计量分析发现技术转移服务于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突显,2001-2015年,中国城市技术经济发展路径经历了由集聚经济向扩散经济转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36.
温婷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43-153
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以全国239个地级城市为样本,在地理距离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分别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比较其行业差异。结果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集聚不仅能够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还对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经济发展特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影响更大;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本地及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各异,其中信息服务业集聚促进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物流业集聚、金融业集聚,科技服务业集聚和商务服务业集聚。  相似文献   
37.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经济发展的新契机,但随着京津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使得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从经济福利转向生态福利。本文运用熵权法-超效率SBM和空间相关分析,以京津冀13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测算2005-2017年区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及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大多数城市呈现波动上升最后趋于平稳态势。京津冀地区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观察分析2006、2010、2013及2017年莫兰散点图和LISA聚类变化图的变异,发现中心地市北京、保定、廊坊以及沧州主要形成高值聚集区;边缘地市邯郸、邢台、唐山和张家口组成低值聚集区,这就需要加强京津冀城市间经济生态福利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8.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佰发  苗长虹 《资源科学》2020,42(3):460-473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状况的重要表征。研究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厘清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粮食保障用地、生态保育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空间自相关,从城市群、省、市、县多尺度入手,利用7期土地利用数据对黄河流域1970—2015年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生态保育用地和耕地占比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9.04%和18.64%,表明生态保护和粮食生产是其两大主体功能;②城乡建设用地占比逐年提高,城市群地区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空间;③黄河流域耕地、生态保育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各节点年份Moran’s I均大于0.75,表明3种功能类型用地具有强空间正向集聚效应,呈现出“凹”字型分布格局;④城乡建设用地扩张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同时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逐渐转化为城镇用地;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因素,驱动力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经济水平达到一定规模后,伴随经济再发展不会出现大规模城乡建设用地扩张。  相似文献   
39.
张新  刘家明  朱鹤  李涛 《资源科学》2020,42(11):2196-2209
体育旅游已成为中国当前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消费的热点。为科学认识大都市周边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并优化资源开发布局,本文以北京郊区为案例地,在对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Participatory Sport Tourism Resources, PSTR)分类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998、2008和2018年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北京郊区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分为休闲娱乐型、拓展运动型和刺激探险型3类;经统计,休闲娱乐型资源数量最多,刺激探险型资源数量最少但增速最快;就资源集聚度而言,刺激探险型>拓展运动型>休闲娱乐型。②北京郊区PSTR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特征,且随距中心城区距离的增加,PSTR数量波状递减;1998、20008和2018年北京郊区PSTR分布由西北向东南演进,且趋向中心城区布局的特征越来越显著,PSTR集聚峰值区由距中心城区30~40 km逐步缩减至20~30 km;3类资源的时空演化格局存在显著差异。③北京郊区PSTR空间格局的形成受地形、水系、人口、交通、政策与规划等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不同因素作用下3类资源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其中,交通是影响空间分布的基础性因素,政策与规划因素发挥着关键性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强化了PSTR的空间格局。以上研究发现对进一步优化北京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体育旅游产业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0.
空间批评关注空间的社会文化等属性,文本中的空间是一种蕴含多维意义的指涉系统。乔伊斯在其短篇小说《阿拉比》中分别从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空间三个角度呈现精神瘫痪的都柏林。景观空间反映出都柏林社会的沉闷压抑、毫无生气、令人窒息;社会空间为情节提供了发展的广度;个人空间则折射出主人公压抑的心情。这三种空间成为小说中的一种指涉系统,成功地展现了都柏林这座瘫痪中心的全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