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9篇
教育   662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遵循正确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2.
曼斯菲尔德在其作品中以意识流技巧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在表现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此外,她在小说中善于使用象征、对比等手法,使她的作品既具有散文特色,又不乏诗情画意。曼斯菲尔德不仅在写作技巧上追求创新,在内容上也深刻地描述了20世纪初英国妇女的状况,她把艺术的感受和生活的感受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这就是曼斯菲乐德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3.
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在民间故事中的民族精神被世代所传承。然而,“反智主义”叙事在当代民间故事中屡有呈现。其生成动因首先是表达了民间对体力劳动的礼赞;其次是“大众化”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对启蒙话语体系的颠覆,使“反智主义”在某些历史阶段上升为国家意志,并渗透于民间。因此,重新认识民间故事的社会功能。对其“反智主义”倾向予以明辨,引导民间文学创作和整理工作向健康良性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民间故事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传统的教育见习诸多弊端的调查研究,提出改革教育见习的新方案。将教育见习提到学科教学论理论课之前开展,为学习教学论提供感性认识,提高学科教学论课的教学效果;明确教育见习的目的要求,且见习任务作业化,管理程序化,从而提高师范生观察的深广度、思考的深刻性;提高师范生的教学素质,增强其从教意识和教师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5.
《清平山堂话本》保留了不少宋元以来的方俗语词.不好理解。本文从汉语史角度着手,考释其中几个较易误解的语词.并指出现有校点本的个别疏失。  相似文献   
106.
当前我国新闻报道的故事化趋向已经被业界所认可。但是这种趋向使新闻报道更具人情味、趣味性的同时,也使当前的新闻报道存在失实报道增多、流于浅薄、屏蔽重大社会事件、更易于渗入记者的主观情绪等隐患。  相似文献   
107.
张馨元  刘九令 《唐山学院学报》2018,31(2):98-102,108
通过对《日本灵异记》冥界巡游故事中的冥界人物、冥界景象、入冥途径及作品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奈良平安时代,人们对于冥界的认知和看待生死的态度,以及佛教思想的传播与影响,并且能够了解当时的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问题上的态度及所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作为香港“新电影”的突出代表人物,王家卫以后现代主义电影关学观对电影的叙事语言、故事主题、画外音独白、色彩运用和电影噱头等电影元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选择即兴的拍片手法,将叙事文本模糊,转而用碎片式的创作风格来粘合情节,通过人物情感自白来表现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呈现出人物间的情感冲突,刻画人物“寂寞个体间的无言交流、孤寂情感的另类诉说以及孤寂被拒的情感基调”等心理底色,形成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  相似文献   
109.
《阿Q正传》小说的题目与第一章《序》及其内容,第二、三、七、八、九章的标题与相应章节的内容南辕北辙、互相矛盾,具有反讽意味。“传”解构了此前史传小说的慕史倾向;“优胜”批判了国民的精神胜利法;阿Q式“革命”暗讽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大团圆”结局反思了国民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10.
林敏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6):74-77,87
宋慈的《洗冤集录》作为应用性的法医学著作,适应了文艺世俗化的发展要求,向大众通俗读物公案小说的文体变迁。作品拥有一个洗冤禁暴、谨慎细致、清正廉洁的统一的叙述者形象,以“取证”作为叙述的核心事件,且“取证”事件的叙述具有故事的意义。后世的公案小说虽然不再赋予叙述者以重要地位,却在其核心人物“清官”中继承了这一叙述者形象,但是“取证”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却大大降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