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18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60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82.
巩惠芝 《浙江档案》2001,(11):38-38
武义县档案馆在世纪档案收集年活动中,征集到多种载体的武义籍辛亥革命烈士詹蒙的档案史料共十多件,包括生平传记、书信、奖章、照片等.  相似文献   
83.
在北京市中心正义路街心花园内,一座大理石少女雕像在花木掩映中更显得清纯、静美。名为《读》的城市雕塑,是司徒兆光先生在中国打破思想禁锢的80年代初的发轫之作。20年过去了,他以喷涌的激情不断创作,一件件充满了人性之美的作品,呈现给人们一个温馨、温暖的世界。司徒兆光1940年生于香港,毕业于中央美术学  相似文献   
84.
恽震 《中国科技史料》2001,22(2):168-184
恽震(1901.10.14-1994.1.14)先生是中国电机工程和机电工业的先驱,他参加了国家的标准制订、学术组织和电工产业的创办、技术引进、技术人才培养等重要活动,并做出了重要贡献,该自述(三)讲述了恽震1953-1989年间的主要经历。  相似文献   
85.
尕丁 《收藏》2001,(6):45-47
李伯琴1938年出生在广西百色一个工人家庭。早在上初中时就爱上集邮,当时只知道见邮票就收集。1956年,李伯琴考入武汉华中工学院,当时班上华侨子弟多,从国外的来信很多,信封上的邮票大都被李伯琴索要去。有的与他要好的华侨同学,还热情地帮他直接从国外收集邮品。再加上平日省吃俭用买了不少邮票,几年时间,李伯琴收集了三四本中外邮票,集邮的兴趣更浓了。1961年毕业后,李伯琴被分配到北京总后军事医学科学院,  相似文献   
86.
王川 《东方文化》2003,(6):146-148
陈寅恪先生(1890—1969)平生注重姓名的研究,在讨论唐代九姓胡之“胡名”时指出,“胡姓”之研究,经桑原骘藏(1879—1931)等人的耕耘,已有成果;而“胡名”则“急待研讨”,他曾指导清华学生姚薇元(1905—1985)研究“胡名”,并在姚《北胡姓氏考》的“序”中举例说“胡名”对于历史研究重要非常,如“清代史事,则满名字之考证,殊与推求事实有关。治史不得置而不究”。  相似文献   
87.
说起箜篌这种中国乐器,许多人对它并不熟悉。其实箜篌历史久远,早在汉唐时期,我国就有卧箜篌和竖箜篌这两种形式的箜篌并存于当时的音乐生活中。卧箜篌有些像中国古琴古筝的样子,是地地道道的民族乐器;  相似文献   
88.
《科学与文化》2006,(3):31-31
  相似文献   
89.
谭贞默与他的《谭子雕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子雕虫》是我国明朝末年谭贞默记述家乡常见虫类的一部著作。全书以赋结合“传”的形式记述了近百种这类动物。既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明代以前人们对虫的认识成就,同时记载了不少前人较少注意的昆虫行为和繁殖等方面的新知识,是我国古代第一本记虫的专门著作。文章简单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分析了这部著作的特点和成就,并对成书的背景做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90.
国内学术界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具有现实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阻碍了我们对于新闻专业主义更深一步的认知。新闻专业主义存在于媒体从业者的日常行动中,从解释学的路径出发,探讨媒体从业者的日常行动及其背后的主观意义,能够将个体行动、主观意义、权力控制等微观和宏观视角链接起来。由于这一视角是植根于媒体从业者鲜活的日常行动中,它能够深刻阐释媒体从业者的实践状况,重构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批判话语的解放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