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中国古代藏书楼是华夏文明的一枝奇葩,虽然具有很大的封闭性,"书藏"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并非绝对封闭保守,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具备近现代图书馆"收藏图书与提供使用"的基本功能和本质属性。它作为社会和时代的产物,自然无法离开其母体的遗传基因而呈现出一个强健的开放形态,我们绝不能因为它的封闭性,就否定它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2.
It has been said that "books are a ladder for human progress." Books, in whatever forms, are the embodiments of human cultures; therefore, a country's library development reflects its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The history of libraries worldwide dates back to 3000 B.C., when facilities housing books made from mud-plate printing appeared in the Middle East. Records show that Chinese also began collecting books 3,000 years ago. During the Zhou Dynasty (about the 11th century B.C.), the process of book collection was overseen by designated officials.  相似文献   
103.
读者之窗     
《中国档案》2005,(2):70-70
江 西 省 高 院 石 女 士 :我 单 位 保管 有 建 国 以 来 形 成 的 档 案 8万 多卷 ,鉴 于 最 近 磁 带 、录 像 带 等 作 为载 体 的 档 案 逐 渐 增 多 ,我 们 决 定 购买一 台声 像 档案 柜。 从贵 刊 的广 告中 ,我 们 挑 选 了 两 个 厂 家 。 请 问 它们 的 可 靠 性 如  相似文献   
104.
江南历来多著名藏书楼。作为嗜书如命的学者和藏书家,郑振铎在日军占领上海之际,眼看江南珍贵典籍毁于战火,幸存下来的也纷纷被藏家后人出售以赡救度难,他勇敢、执著地留在“孤岛”,抢救出了大批国宝。  相似文献   
105.
访天一阁     
宁波有座天一阁,久已向往之。几次到宁波,主人都未安排到天一阁去,上了两次普陀山。这次我提出只要有半天时间也要到天一阁去。早上吃过早饭.我们就到了天一阁。从西大门进天一阁,门前一副楹联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是书法家宁波人涉盂海所写。它告诉人们天一阁的历史和地位。天一阁创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年)之间,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藏书楼,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其主人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左侍郎范钦。  相似文献   
106.
走进曾国藩藏书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 访 曾 国 藩 家 府 富 厚 堂 藏 书 楼 及 藏 书 楼 第 四 代 管理人 王席 珍 ,使 我们 得 以 了 解 140余 年来 曾 国 藩 家府 藏书楼 的变 迁 故事 …… 神奇的富 厚堂藏书楼 汽车 从 湖南 中部 的 双 峰 县城 起 步 ,沿 着 双 石 公路 东向行 驶 ,前往 荷 叶 镇 富 托 村— 曾国 藩 故居 富厚 堂 。一 ——排不太高的 厢房 ,大门 门楣上 方“毅 勇候弟 ”(“候”即 候府富厚堂)四个 硕大的 黑底金 字,显 示出主 人不 同寻常 的身份。从前门 往里,是 一个封 闭的 大院,候 府正 宅傲然 挺立在开阔的地 坪上,正门“富厚 堂”三个…  相似文献   
107.
吕长君 《出版史料》2004,(3):102-105
颇具规模的“涵芬楼书店”开设在北京王府井商务印书馆大楼前。寸地寸金的王府井商业区,不是将它租出去做日进斗金的大卖场,而开书店,实在是读书界的一件喜事。  相似文献   
108.
陆树藩与皕宋楼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用大量史实分析了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的皕宋楼藏书出售的原因和经过。  相似文献   
109.
嘉业藏书楼建筑特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嘉业藏书楼选址、功能布局、建筑结构的探讨以及环境设计描述,希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对弘扬民族文化,和对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试论我国图书馆的走向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将我国图书馆的走向分为:藏书楼时期,传统图书馆时期,现代图书馆时期;其必然趋势是数字图书馆;然而,复合图书馆将是必然趋势之间不可或缺的一个历史阶段。与此同时,指出人们应持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