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503篇
科学研究   16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45篇
综合类   155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文章尝试从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入手,探索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应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2.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质量的保证就是监督的有力手段。监督需要全方位的全民参与:单位自检,职能部门监督,广大的人民群众也参与监督。  相似文献   
73.
摘要:“健康中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和战略体系之一,其对体育全面承担健康治理工程做出了明确布局。鉴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制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体育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健康中国”的体育使命及其实现的路径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体育应主动承担起相应的使命,才能基于社会整体的健康治理构建自身的动力系统;在“健康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体育的使命是多元、跨界和协同的,主要包括惠民使命、经济使命、文化使命、政治使命和生态使命;以上5个使命实现的关键路径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思想、创建和完善体育跨界发展的制度体系、重塑运动项目的健康促进体系和建立互联网的体育科技创新平台。研究目的在于为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意义的阐述.详细介绍了县级图书馆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王仕勇 《新闻界》2007,(6):74-7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方位、科学内涵及其长期性艰巨性,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创新新闻观念、报道内容、报道角度,树立创新意识;要把握主体性,坚持“三贴近“原则,树立受众意识和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76.
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国家行为及国家本身是否完善 ,是国家形象的客观基础和基本内涵 ,但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大众传播 ,通过大众传播影响公众舆论 ,传播的过程就是在公众心目中“投影”国家形象的过程。借助大众传媒构建与国家本体相互支撑的国家形象 ,已成为当今国际事务的重要环节 ,也成为各国外交制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7.
农村学校体育应具有独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莉 《体育科技》2002,23(3):82-85
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很多 ,其直接表现为农村经济的落后和国家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而更深层则表现为教育政策的“城市取向”。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不能照搬城市教育模式 ,而要注重农村的独特性 ,必须要有富于特色的适宜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及相关政策倾向 ,才能使农村学校体育真正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78.
西周的“射礼”是上古中国人体运动制度化的集中体现,故分析中国人体运动制度化要从“射礼”入手;而要了解西周“射礼”的组织机理,又须从“射礼”中的官制入手。西周的“射礼”是竞技运动“举国体制”的萌芽,这一萌芽的分析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运动“举国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科技兴体”战略的实施,对人体运动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国"方略深入人心,但道德建设却相对滞后.鉴于此,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持,必须在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基础上,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而加强"以德治国",关键还是要加强广大干部的"政德"建设,提高各级干部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0.
中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党的三代领导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的策略思想.三代领导集体策略思想的承接性与所依据的原则,对现今的和平统一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