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道教内丹术与中国传统气功的渊源关系,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传统气功是在道教内丹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成,随着道教内丹术在社会上的广为传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气功各种分支的源头,对传统气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龙须子 《武当》2011,(9):39-40
中国道家的内丹术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可以重复操作的功法而组成,其中有三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其一是调身的技术,其二是调息的技术,其三是调神的技术。在本文中所讲的是调息的技术。调息的技术,就是调节肺呼吸和调节经脉中内气运行的技术。当我们用意念调节肺呼吸的同时,又调节内气运行,称作"一  相似文献   
3.
萧志才 《武当》2006,(11):39-40
道家养生思想关于“天人合一”的理论,道家内丹术东南西北中五派祖庭均有共识。  相似文献   
4.
龙须子 《武当》2010,(9):44-44
关于胎息,要叙述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胎息”,另一个是怎样修炼胎息,达到胎息。本文着重叙述什么是胎息。  相似文献   
5.
《武当》2013,(6):6-7
第一部《灵光法仙术》摆脱了仙道学术必从内丹入手的惯例,而是在"积气冲关"贯通小周天的基础上,调动自身的内力,并配合密咒,迅速打通人体的五大要穴,使修炼者快步迈入"炼虚合道"的上乘境界,为实修者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研修捷径和坦途。一、中国侠门简介二、坤道筑基功(断龙秘法)三、乾道筑基功(降虎秘法)四、长寿功(即大周天功法)五、灵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宗教具有不同的修行法门.道教内丹术和印度教瑜伽术无疑是诸多修行法门中的两朵奇葩.两者不但在宗教宇宙观、宗教经典、修行内容和炼养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性,而且在宗教人生观和影响传播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这种鲜明的异同性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7.
《周易参同契》在唐宋之前一直为道教外丹术士尊奉的"丹经之祖",唐宋间内丹术盛行,朱熹作《考异》对此书作了笺注,并阐释其中所蕴含的阴阳观.  相似文献   
8.
武当丹派武功,自始祖张三丰开山以后,绵延数百年,以武当剑等武功称著于世。自上世纪初,第十代传人李景林(芳宸)扩大传授范围以来,更成为世人仰慕的武林瑰宝。武当丹派的由来先从“丹”字说起。丹字的本  相似文献   
9.
道教在北宋出现复兴和发展的局面,内丹术在当时社会特别是在士大夫中比较流行。苏轼、苏辙兄弟均热衷于内丹修炼,尤其是苏辙,曾被苏轼誉为得道之人。苏辙自幼体弱多病,修习内丹的起因是为了祛病延年。苏辙养生修道活动有三个主要特点:一为以炼气为主;二为持之以恒、转益多师;三为佛道双修。苏辙练气强身成效显著,而佛道双修,空诸万物,察心观性,也使他在思想上日趋成熟和坚强,并为苏辙提供了抵抗政治打击,适应贬居生活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0.
李国兴 《武当》2006,(6):41-44
张三丰,元明之际著名道士。他不仅精通内丹术,又擅长拳术。太极拳即其所创。张三丰的内丹功法及其理论,具有极其显著的时代特征。这对我们了解内丹学术的历史演变过程,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张三丰丹法的内炼思想,主要体现在《大道论》、《玄要篇》、《道言浅近说》和《无根树》等著述中。其阐述简明扼要,直接了当,颇具特色。现将其内丹功法的实际操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