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0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美国南方现代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形式主要以令人震惊的短篇小说为主,内容大多奇异、怪秘,令人回味无穷。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奥康纳通过写作来传道,在作品中渗透了大量基督教中对于原罪和救赎的观念,目的是让世人得到警世,体会到罪恶的可怕,并获得救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其背景是17世纪清教统治下的严酷社会。本文主要研究清教主义对作品中男主人公狄姆斯台尔双重性格的影响。通过分析狄姆斯台尔的行为,探究其双重性格,即一面的虚伪和懦弱,另一面的善良和勇敢,揭示这种双重性格的根源是严酷的清教主义。  相似文献   
13.
数据     
黄光裕的罪与罚是时代的缩影,映射出中国社会的转型之痛。——闫杰《黄光裕案到底是谁的“原罪”》两成本科生接受零月薪——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心态更为现实,本科学历人群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达到20%,与去年的1.2%相比大幅攀升。  相似文献   
14.
霍桑和奥康纳分别是美国19世纪和20世纪非常出色的作家,二者在其作品中都体现出“原罪说”对他们的重大影响。文章通过霍桑的代表作《红字》等几部重要小说与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的分析,对霍桑与奥康纳的原罪观进行比较,探讨了二人在救赎观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个拥有摩天大楼的富人和一个没有立锥之地的穷小子,并存在同一个地面上,并不一定会导致骚乱,只要那个穷小子知道那个富人从前也跟他一样,自己经过奋斗也可以上升,那他就不一定非要劫富济贫不可  相似文献   
16.
运用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当前职业体育越轨问题中的体制因素。研究表明:我国职业体育发展中体制的价值功用更为突出,越轨问题的出现与体育体制具有重要关联;但体制不应承担越轨问题的"原罪"之责,也不能将其作为影响越轨问题出现社会转型因素的"替罪羊"。从系统角度找出致使职业体育越轨问题出现的体制因素不仅可以推进我国职业体育发展,也可以服务于我国体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刘丽 《科教文汇》2012,(29):76-76,101
《红字》是美国19世纪杰出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之一。霍桑和清教主义传统有着复杂的关系。他的作品常常弥漫着浓厚的清教主义宗教色彩。因此,基于清教主义“原罪”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红字》中海斯特,白兰和牧师丁梅斯代尔这两个主要人物犯下罪行,接受惩罚最后获得救赎的过程,探讨小说救赎主题。  相似文献   
18.
原罪之舞     
当我聆听到你的心声,当我感受到你的温暖,我胸口巨大的真情的洪流冲刷着回忆,舔舐出一片愧疚和感伤。  相似文献   
19.
表面上崇尚读书与知识的中国文化,在其内核中却有深厚的“反智”的一面。过分强调道德而忽略知识本身价值的知识分子,在这种反智文化的氛围中,很容易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原罪意识,从而使包括“文革”在内的政治运动的顺利发动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20.
纳撒尼尔·霍桑的原罪思想一直贯穿其小说作品。通过对《小伙予古德曼·布朗》的寓意进行解读分析,展现作家如何通过象征主义手法表达原罪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