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92篇
科学研究   197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20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音乐与文学是缪斯女神神殿里最为璀璨的明珠。自人类文明起始,它们就相依相存,推动人类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蒙昧走向文明。  相似文献   
22.
王昭娟 《课外阅读》2011,(9):220-220
物理学的发端始于人类对理解星体运行的追求。三百多年前,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堪称人类文明与理性探索进程中最壮丽的诗篇,其所体现出的科学智慧的震撼力,至今仍为世人所叹服,它第一次把看似毫不相关的地上与天上运动统一起来,第一次揭示大自然的对称和谐与物理规律表达简洁而含蓄的内在美,并作为牛顿的“从运动现象研究自然力”的又一个科学思辨范例,而不断为历代科学家所效仿。从物理学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万有引力定律》这节内容是对上两节课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推演,并与之构成本章的第一单元内容。  相似文献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伟 《生态文化》2011,(1):6-7,43
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文明在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后,正向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是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总和。在生态危机逐渐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主要威胁的今天,专家们预言:生态文化将成为本世纪人类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也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4.
《青海教育》2011,(7):1-1
同学们要树立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志向,首先要有一种精神和信念。纵观历史,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那些真正开启人类心智的人们,当时大都默默无闻。他们淡泊名利,生活清贫,被人误解,受到忽视,靠着理想和信念,靠着对事业的热爱支撑他们坚忍不拔地奋斗下去,用自己的心血点燃智慧的火把,照亮人间,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火种。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英名和事业将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丰碑上。大学毕业生立志做中小学教师,就要有这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25.
名著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人民创造的民族艺术瑰宝。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遐思,给人启迪,令人受益。新课改中已经明确要求:初中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充分显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6.
首先必须承认,本文的题目本身就秉承了当下盛行的同时也是饱受诟病的娱乐精神,即尼尔·波兹曼所谓的琐碎、无聊、结构零散和语无伦次的话语特点。其次,鉴于笔者才疏学浅,本文仅限于读后感层面的分享而不作技  相似文献   
27.
大胆创新、积极创造是21世纪的人们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进步的灵魂。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敢于创新。实践表明,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对于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陈秀英 《教书育人》2014,(11):12-13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而学校教育则是传承文明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就是要摆脱外在功利目标的束缚,逐渐向教育本质回归,即回归到发现人、发展人这个使命上来。而实现这种回归必须以认识人为基础,以尊重人为前提。认识人是为了发现人,尊重人是为了发展人。学校优美的育人环境、浓郁的文化气息,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它对人的行为有规范作用,对人的心理有调节作用,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校园文化,深刻挖掘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渗透拓展并践行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打造生动活泼的阳光校园。  相似文献   
29.
顾晓怿 《化学教与学》2011,(5):F0004-F0004
2011“国际化学年”,是为纪念化学学科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其对人类文明和人类福祉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为了纪念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玛丽·居里100周年,充分肯定她对Ra和Po所做的重要贡献。为庆祝“国际化学年”,常州市第一中学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于上周共同策划举办了化学活动周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30.
体育者,身体锻炼之良方,意志培养之圣法,集体意识之道本,民族强大之表现,人类文明之象征,心理健康之金绳,全面素质提高之导师。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正在发育,是一个增长知识与意志力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他们的世界观也正在逐步地完善和形成。教学以来,吾行勤言剀,深研穷磨,悉心体悟,四方请教,履职尽责,为教学尽戋微忱,日久得心得点滴。今例举如下,期待同仁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