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640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723篇
教育   174732篇
科学研究   7554篇
各国文化   213篇
体育   9244篇
综合类   3928篇
文化理论   284篇
信息传播   7629篇
  2024年   328篇
  2023年   1265篇
  2022年   1112篇
  2021年   1776篇
  2020年   2047篇
  2019年   2250篇
  2018年   1000篇
  2017年   1734篇
  2016年   2487篇
  2015年   4569篇
  2014年   14195篇
  2013年   14156篇
  2012年   18351篇
  2011年   19853篇
  2010年   15891篇
  2009年   16241篇
  2008年   18504篇
  2007年   14084篇
  2006年   11241篇
  2005年   11058篇
  2004年   7940篇
  2003年   6131篇
  2002年   4861篇
  2001年   4504篇
  2000年   4361篇
  1999年   919篇
  1998年   635篇
  1997年   469篇
  1996年   371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雷甸镇学校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2.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召开2002年理事年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讯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2002年理事会于2002年12月18日至19日在山东省诸城市召开。研究会理会长宋尽贤,常务副理事长李晋裕、曹宝源,副理事长王占春、曲宗湖、腾子敬,常务副秘书长李永亮,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与特邀体育教研员50多人出席了会议。山东省教学研究室、潍坊市有关领导出席了理事年会的开幕式。宋尽贤理事长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创研究会工作新局面》为题,向理事年会作了报告。他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做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在文化建设方…  相似文献   
63.
现代德国体育演变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分析了德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将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理论不完备阶段,哲学性的人类学阶段和目的论形成及体育课程理论结构化阶段,并对其体育课程理论结构化阶段的理论与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该阶段对于我国学校体育借鉴作用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4.
三农开发与农村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靖 《中国软科学》2001,(11):124-125
农村经济增长的成败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在21世纪,如何将这种重要性具体化为可以操作的经济政策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65.
66.
67.
学校管理的创新与教育质量提高相关。从管理目标和管理体制创新对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病进行诊断看,普通高中实行校长职级制、学校经费综合包干制、决策程序科学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等更能全面提升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8.
《青海教育》2004,(12):48-48
“三育人”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简称,指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以育人为中心。它是一种整体教育观.几乎涵盖了学校的全部工作,其工作重点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把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作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9.
《海外求学》2004,(14):52-53
赴美留学的准备过程中,选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有些学生的GKE、TOEFL成绩比较理想,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很优秀,但最后却出现了申请院校停滞不前的状况。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美国高等院校的概况,以及选校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0.
《上海教育》2006,(5A):59-59
提问 从下学期开始,我校就要与附近的一所小学合并,现在正在做一些准备和协调的工作。作为未来正式合并后的校长,我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其中,最为麻烦的就是合并后的学生,在两个校区间如何安排。我们的两个校区间相隔不远,走路也花不了几分钟的时间。如果还是像原来一样的安排,各校区的年级都不动的话,似乎合并与不合并的意义不大,也起不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如果需要调整,又该怎样做?希望有过类似情况的学校能提供一些经验。——安徽某中学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