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76篇
综合类   25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徐纪珂  岳辉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4):37-39,4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十运会田径比赛1 ̄8名成绩、奖牌和项目地域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客观地分析了各代表团男、女各单项优势项目地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田径项目地域发展不平衡;短跨项目取得全面突破;长距离耐力项目处于世界高水平行列。  相似文献   
82.
高华 《中华武术》2006,(4):49-50
2005年,在南京举行的十运会上,当时已经33岁的浙江运动员李荣祥勇夺男子标枪冠军,成为继河北运动员纪占政之后,又一位蝉联两届全运会男子标枪桂冠的大力士。  相似文献   
83.
张琳:我的“水中马拉松”才刚刚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查娜  张琳 《新体育》2006,(9):16-17
在2005年的游泳世锦赛上,张琳获得男子1500米自由泳第八,200米自由泳第六,这是中国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接着,他十运会独揽3金;东亚运动会上打破150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张琳,已成为中国男子游泳新星中最炙手可热的一人。  相似文献   
84.
时楠 《新体育》2006,(2):28-28
2005年10月16日,著名选手孙英杰在北京国际马拉松公开赛中夺冠后的48 小时之内,又一举拿下十运会万米银牌。事后证明,这样的成绩是隐藏在兴奋剂之下才取得的。那么,运动员到底能不能凭真正的实力取得这样的成绩?究竟能不能在 48小时内连续参加马拉松和10000米呢?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的极限究竟是什么?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研室副教授,原马来西亚国家队教练王林。王林说“十运会之前的各种比赛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总的来说,这种比赛强度对运动员身体是不利的。”中长跑运动,尤其马拉松非常艰辛。日本学者松井秀治研究,运动员如以2小时20分跑完全程,将消耗2614.3千卡热  相似文献   
85.
十运会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十运会裁判员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找出对策,旨在为2008年奥运会的裁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第十届全运会突出的焦点问题为切入点,客观分析诱发“黑色现象”的主要因素,并为预防全运会“黑色现象”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7.
女子举重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也是2008年的夺金项目。十运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中国体育军团的预演赛,是对我国能否成功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演练,也是对我国运动员运动水平的一次大检查,更是对我国观众欣赏体育比赛的一次检测。通过对十运会我国观众欣赏女子举重比赛的调查,为我国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浙江省体育代表团在第九届全运会上获得金牌第8位,总分第9位的成绩.九运会成绩反映出田径、游泳、射击、水上项目是浙江省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但是也存在重竞技项目水平不高及其它项目缺项较多的问题.浙江省运动员在2003、2004赛季中有了新的进步,并在雅典奥运会上有突出表现.展望十运会,浙江省竞技体育具有进一步向上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89.
刘云 《中华武术》2006,(1):28-30
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新人展示的大舞台。刘翔就是从2001年九运会夺得 110米栏冠军,开始了自己大步跨向世界赛场的辉煌之路。10月结束的十运会 田径比赛,又有多名新星涌现,为中国田坛增添了新的希望的曙光。  相似文献   
90.
十运会69公斤级举重比赛终于落下帷幕,奖牌各得其主。出人意料的事,赛前被人们普遍看好的雅典奥运会冠军张国政不仅无缘金牌,竟连个名次也没有拿到。赛后很多人不能理解,媒体更是一致批评教练的战略战术,把唾手可得的金牌拱手相让。然而,对此我却不敢苟同。我以为。张国政的“失败”败得应该、败得值得、虽败犹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