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马长寿同治回变调查书的序言,其一些说法与调查的正文内容严重冲突,有的说法与正文的某个内容不冲突、与正文的其它内容却冲突。引用界存在以该书的序言代替其正文的倾向,严重歪曲了该书的调查内容。应该分别其客观调查与偏执议论,以尊重调查书的主体内容、维护调查价值。  相似文献   
42.
我入宫过继给同治和光绪为子,同治和光绪的妻子都成了我的母亲。我继承同治兼祧光绪,按说正统是在同治这边,但是光绪的皇后——隆裕太后不管这一套。她使用太后权威,把敢于和她争论这个问题的同治的瑜、珣、瑨三妃,打入了冷宫,根本不把她们箅做我的母亲之数、,光绪的瑾妃也得不到庶母的待遇。  相似文献   
43.
晚清咸丰同治年间社会动荡不堪,众多文人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相对于嘉道时期而言,文人缺少了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集会结社减少,或因战乱文献散佚而没有流传于世。尽管如此,文化开发较晚、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东北与云南文坛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迹象,文人结社唱酬活动频繁,为光宣甚至民国该时期的文学繁荣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4.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1,(10):131-131
豆青青花人物纹瓶 盘口:颈上饰双狮耳,斜肩鼓腹,圈足。通体施豆青釉,瓶身主体纹饰为陶渊明爱菊图。人物笔法运用细腻、精致,面部神态各异,青花发色淡雅,釉面光润似玉。此器为清同治时期不可多得的民窑精品。  相似文献   
45.
黄明东 《收藏界》2011,(3):75-75
清代咸丰皇帝执政的时间很短,但因生不逢时,连年发生战乱和灾荒,铸了许多虚值大钱,其数量之多,版别之复杂达到了历史之最。在华光普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钱大集》中,"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试样大钱是成套的,其中有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和当百  相似文献   
46.
邓义文 《历史学习》2006,(12):27-28
“中兴”,意指王朝在一段时间衰落后重新兴盛。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与毛泽东同志讨论历史周期率的话题时,黄炎培说:“中国历代王朝更替频繁,兴一衰一兴一衰的发展周期,有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但都没能跳出这一周期率。”由此可见,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有开国盛世,也有许多“中兴”局面.如东汉“光武中兴”,晚清的“同治中兴”等,本文将介绍历史上公认但不为大家熟知的几次“中兴”。“少康中兴”。启建国夏,后传位于儿子太康.但太康沉迷于玩乐、不理朝政,导致部落贵族后羿、寒浞先后乱政,夏朝衰落。到太康的侄子少康长大后,在舜的后人虞思等的帮助下,站住了脚,并开展了恢复夏朝统治的各种活动。他整顿队伍,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47.
马岳良 《精武》2005,(11):46-47
王培生老师在一次讲手时,讲到“海底针”的用法并引出杨露禅前辈的一段故事。话说当年杨露禅从陈家沟学成返乡,不知何故与人结了“梁子”,便只身来京城,在海淀兰旗营张姓(小府酱张家)人家教私塾。一次,在院门口闲坐,被乡里仇家的后生赶来寻衅。对方做“请安”状以“指裆捶”手法偷袭——说时迟,那时桉,杨露禅躬腰使了一记“海底针”,将对方挑出丈外,打到街对面的八字影壁上,这个人一拱手就走了。此功夫只是无意间的一露。再后来,杨露禅被恭王府请去教拳,太极拳得以流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48.
草坪 《收藏》2001,(12):49-49
严格意义上说,此钱不能称作“雕母”,因为雕母是用来翻铸行用钱的“祖钱”,不能因为是手工雕刻的钱,就是“雕母”。  相似文献   
49.
董大勇 《收藏》2001,(4):53-54
  相似文献   
50.
《小学自然教学》2005,(5):F002-F002
前所中心校座落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前所仙下宫山脚下,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一所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百年老校。自1992年校网调整以来,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现全校共有2404名学生,教职工142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