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教育   1095篇
科学研究   404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02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56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网络信息影响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信息影响力评价方法主要可分为问卷调查法、搜索引擎收录情况、链接分析法、用户访问量统计、社会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等。影响力评价多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弥补了同行评议法等定性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合理利用SCI对个人做学术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亦樑  徐克敏 《图书馆论坛》2002,22(5):24-26,53
对个人进行学术评价时,《科学引文索引》提供该作者的论文数目,刊登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以及论文发表后被引次数等各种信息,本文作者认为三者虽说都应考虑,但后二者尤为重要,同时这些统计数字非神圣不可侵犯,因为学科之间千差万别,缺乏互比性,有些成果开创性强,来之不易,但被引次数反而不如沿着前人指引方向获得的后续成果,因此,同行评议还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网络》2006,(11):72-72
2006年深秋,金风送爽,赛尔毕博也迎来了它的三周岁生日。10月18日,以“互联互动同心同行”为主题的赛尔毕博三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  相似文献   
14.
2021年参加《图书情报工作》《知识管理论坛》两刊稿件的同行评议工作的专家有390余位,共评审稿件1900余篇,专家个人最高审阅稿件达17篇。审稿专家们高质量、高效的同行评议工作为《图书情报工作》《知识管理论坛》两刊遴选高质量稿件提供了保障。综合考虑今年以来的审稿篇数和时效、审稿意见质量等方面,评选出《图书情报工作》《知识管理论坛》两刊2021年优秀审稿专家108位(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上同行评议典型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行评议一直是最权威、最有效的科学评价方式,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建立较为完整的同行评议制度,制定同行评议政策法规,建立标准化的评议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取不同评议方法。面对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本文从加强相关法规体系建设、建立规范化的同行评议准则、构建完善的同行评议专家库、探索因项制宜的同行评议方式、大力营造良好的同行评议生态环境等方面对规范和完善我国同行评议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期刊编辑感悟4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大良 《编辑学报》2008,20(2):174-176
大约1年前,我跟陈浩元主编建议《编辑学报》增设一个“编辑悟语”栏目,发表一些科技期刊编辑结合工作实践撰写的杂感、散文乃至诗词等有感而发的文字。前几天接到陈主编的电子函件,告诉我他们已决定开设《编辑感悟》栏目,并约我赐稿。我钦佩《编辑学报》的从善如流,欣然支持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于是整理了一下我的博客,写就这篇“感悟”。  相似文献   
17.
学术论文双盲评审的优势与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就双盲评审与其他2种方式作对比,阐述其优势和可行性.单盲评审的不平衡,容易导致审稿人责任的缺失以及个人偏见导致的不公正判断.开放评审相对公开透明,被国外一些期刊所尝试,但其还不成熟,不适应国内当前的实际情况,不能被广泛推广.双盲评审能弥补单盲的缺陷,保证审稿更加客观公正,受到多数研究人员的认可,并且有利于提高审稿质量,提高期刊的被引用率.在采用双盲评审方式时,编辑人员应发挥良好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有一些事终生难忘;对于我而言,汶川大地震已成为那难忘的部分。尽管和很多同行一样,我也不愿意再提起、不愿意再诉说,但是那些场景却不可回避、历历在目。无法肯定,这些记忆会否彻底改变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2月19日下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召开特别直播《爱心守望风雪同行》研讨会,来自中宣部、公安部、交通部、广电总局的有关领导以及首都新闻传播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责任与作用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田径协会给你打电话说下午有个通气会,你准点到了,发现你的同行装满了一屋子;你希望能单独跟某位人士聊聊,他沉吟半晌,说提这样要求的还有几位记者,关系都不错,要不就一起谈了吧……当今的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体育记者,最大的感受恐怕就是采访的难度日趋加大:任何一个事件,都会同时有几家甚至十几家、几十家媒体同行到场采访.为了应付众多媒体记者,一些机构或单位这两年纷纷设立了"记者接待日"或"开放日",统一接待记者.记者采访,从以前的单打独斗,更多地演变为群体采访:场地是公开的,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公开的,接受采访的人的回答也是公开的,哪一个环节都不再有私密性.在这样的环境下,报道的同质化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同一事件,各家报道大同小异,读者看了索然无味.那么,在这种环境下还能做出独家新闻吗?又如何能做出独家新闻?作为一名体育记者,笔者想结合同行和自身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