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26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变迁的必然结果.这一愿景的追求可以从建立有限政府、追求善治、实现法治三个维度加以审视.有限政府的构建是现代社会的明智选择,要在有限政府的框架内实现善治,法治是不可或缺的制度之维.  相似文献   
52.
政府善治是政府运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所追求的目标。作为当今我国政治发展的一种目标选择,其实现的基础是公民社会的形成,民本思想的确立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源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适应新形势所提出的执政理念,而且它还强有力地转变了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手段,使善政的实现有了更为坚实的政治基础。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执政党必须担负起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历史重担,只有在公民社会的形成和良好的政府二者都具备的情况下,善治才能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53.
随着善治理念和模式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善治理论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大学善治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其中,对实现大学善治的载体和中介组织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兴未艾,对于大学善治的共同愿景而言,学生社团也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4.
回顾60多年乡(镇)村关系的演变转化与发展创新,总体上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乡村政权下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政社合一下的脐带式与民主关系和民主政治下的指导与协助性关系,但在中国民主政治的现实运作过程中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间关系出现明显的异化现象:“指导与协调关系”异化为“非均衡性的交换关系”;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异化为“半自治半行政性”;乡镇党委和村支部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在善治视阈下创新发展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问关系,使两者真正实现精诚合作与良性互动,这是中国乡村民主政治的趋势所向。  相似文献   
55.
吴家应 《新疆教育》2012,(11):172-172
教育是人与人的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是我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更使我懂得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视学生为朋友,一切为学生,真正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我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温馨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环境下自主接受教育、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56.
西方信息社会的传播权利运动的兴起带动了传播学界"媒介治理"的研究热潮。通过社会人类学的"功能-符号"路径,媒介治理关注了传播的信息界面、产业界面、符号界面和关系界面,综合了传播系统的界内研究和界外研究,代表了一种新的传播研究范式。作为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媒介治理"在研究取向上呈现出学科的交叉性:深层生态学路径、公共选择路径、协商民主路径是研究"媒介治理"的基本路径。媒介治理的研究是一种"灰色系统"的信息论,是第三种文化思维范式的代表。媒介治理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提供具有解释力的基本假设,实现叙事的连贯性和必要的逻辑建构。  相似文献   
57.
王蕾  刘敏智 《新闻知识》2012,(10):37-39
武汉台所播出的2011"电视问政"节目给官民搭建了一个直接对话的平台,围绕城市治理问题,以直播形式现场考问官员,体现了官民之间的互动性。"电视问政"在权威性、公信力、舆论先导以及多媒体互动等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突出"公民性"、有序性以及契合"善治"理念方面都极大地显现出民众的参与性。"电视问政"让公权力在阳光下实现透明化运作,使公众的权益得到切实充分的保护,这其中体现了政府较高的民主政治觉悟,促进了公民政治参与,使政府、媒体和公民三方得到良好的互动。  相似文献   
58.
高等教育改革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是否培养了大批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其关键在于高教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从公共治理视角深入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路径——从管治走向善治,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明确高教管理过程各相关主体的权力、责任,激发各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参与性,扶持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促进办学自主、形成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9.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已经是当前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探索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发展脉络,掌握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趋势,则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它事关全党全国发展的大局,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邓小平非常强调政治伦理的善性,与善治的追求有一些耦合与互通之处。主要表现在邓小平关注政治行为的服务性、正义性与善治的责任性,政治决策的公开性与善治的透明性,政治治理的法制性与善治的法治性,政治价值的福利性与善治的公共福利最大化,政治的参与性与善治的合作性诸方面有一些耦合与互通之处。梳理邓小平政治伦理观对于我们今天进行善治的路径选择方面有很好的启发意义,为真正构建认同型责任政府、透明型公正政府、现代化法治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合作型政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