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83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488篇
教育   175421篇
科学研究   10752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4868篇
综合类   4325篇
文化理论   377篇
信息传播   5313篇
  2024年   386篇
  2023年   1423篇
  2022年   1004篇
  2021年   2177篇
  2020年   2690篇
  2019年   3589篇
  2018年   1815篇
  2017年   3249篇
  2016年   3896篇
  2015年   5943篇
  2014年   14086篇
  2013年   16808篇
  2012年   18588篇
  2011年   20632篇
  2010年   16037篇
  2009年   13823篇
  2008年   17442篇
  2007年   12419篇
  2006年   7653篇
  2005年   7949篇
  2004年   5046篇
  2003年   4699篇
  2002年   5335篇
  2001年   6233篇
  2000年   5352篇
  1999年   898篇
  1998年   557篇
  1997年   403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物理是一门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学科,学生能被吸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课堂本身要有趣和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2.
“人才首先是一个化素质和化品格问题,也就是有—个教养的问题。人教养会深刻地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兴衰,而且通过塑造一个民族原化品格和化精神,对这个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叶朗《重视人学科的教化作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做人、成人的问题,就是建设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就是人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3.
试论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新体育课程理念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分析了体育院校在培养和培训体育师资方面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树立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策略,其目的是使我们培养的师资质量、水平更加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4.
要提高学生特别是农村高中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应立足于学生自我责任心的培养,根据学生需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把学校的制度和要求内化为其自身的需要,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5.
116.
通过对中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的梳理,把握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考察与近代中国变革几乎同时而生的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过程,反观学校体育思想对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影响.进而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源与流,以及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作用与局限,为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和参照.  相似文献   
117.
在数学教学中贯彻"四化"--转化、优化、变化、类化,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18.
从运动训练角度论述训练信心对培养少年速滑运动员的重要意义,并对影响训练信心的因素及应采用的训练方法、手段和主要的训练内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9.
对篮球教练员职业化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意识有助于教练员科学地组织训练和指导比赛,是篮球教练员长期执教的重要保证。通过对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意识的概念、组成和培养途径的分析和探讨,表明学习和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利用生理、生化指标监控训练、比赛,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将现代篮球运动理论与总结训练竞赛经验相结合,以及不断丰富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等综合构成了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意识。提出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参加进修、多方合作和参加教练员岗位培训等途径来培养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意识。  相似文献   
120.
激励性和试探性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也使教师进一步地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学习技能水平,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