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16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沙舟 《文化交流》2008,(10):72-74
北京第29届奥运会共设有28个比赛大项,除了柔道和跆拳道起源于日本、韩国以外,其他比赛项目几乎都来自西方,然而体育竞技源自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战争等,许多奥运比赛项目在古代中国都能找到其渊源或雏形。在我国,古人把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列为人生必修的六种技能,其中的射、御就是射箭、骑马。  相似文献   
22.
娟娟破咒     
王津津 《新体育》2008,(11):20-22
在韩国,射箭被称为“国技”。小学、中学以至大学的体育课中,射箭都是固定科目之一,如果某个学生的射箭成绩出色,甚至会被保送大学。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韩国射箭队保持着令人生畏的强大实力。与职业选手就有1800名的韩国相比,中国只有300人的参与人数实在微不足道,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8月,一个名叫张娟娟的山东姑娘,让韩国射箭遭遇了24年来最严寒的一个夏天。  相似文献   
23.
孙彦东 《山西体育科技》2007,27(1):24-24,28
本文分析了射箭运动中持弓臂出现僵硬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调整方法及措施,可供业内教练员交流和参考。  相似文献   
24.
刘希源  富宏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6):48-48,50
通过对男子射箭优秀运动员与非优秀运动员参加全国射箭锦标赛前一周、赛前两天与赛中的竞赛焦虑状态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赛前与赛中优秀运动员的认知焦虑与身体焦虑比非优秀运动员低,且自信心比非优秀运动员高。而进入比赛后,优秀运动员的认知焦虑降低,自信心增高;相反,非优秀运动员的认知焦虑和身体焦虑在比赛开始后增高,自信心降低。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与运动员对成功的期望、认知水平和竞赛心理调控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5.
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大部分省(市)一线射箭运动员的损伤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受伤率为73.3%,男、女差异均比较显著,女比男高;专项提高、最佳竞技状态阶段较高;准备期损伤率较高;运动级别、比赛名次与受伤率无显著差异;受伤部位以肩部、腰部、颈部为主。随着训练年限的延长,运动级别、比赛名次提高,肩部损伤递减,腰部损伤增加;男性以肩部损伤常见,女性腰部损伤较多;损伤性质多为慢性损伤;受伤原因依次为:缺乏准备活动、恢复不好、参加其他活动、保护意识差、局部负荷过大、厌倦训练、老伤、体能训练少、教练员水平不高、加练;运动员在伤后采取的措施,全程各训练阶段具有显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康复训练手段与措施。  相似文献   
26.
郭蓓 《体育科研》2007,28(1):32-40
在对备战重大赛期训练过程的安排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专项技术训练以大负荷量安排为主时,表现出环数的离散性、以高强度为主时表现出环数的趋高性、连续三周大负荷量或高强度训练之后的一个调控性小周期中表现出减负荷调控时环数的稳定性这三大特点,探索性地建立了射箭赛前训练“3 1 1”模式。  相似文献   
27.
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体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专家访谈法、现场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当前现役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体能现状评价。研究认为,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的体能测试指标为:卧推、转肩、拉弓停时、负重快速连续下蹲、杠铃前平举、背起、引体向上、跳绳、手指俯卧撑、两头起、12min跑;建立了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体能模型。结论:影响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的体能成绩主要因素及其程度依次为:X3为胸部力量因子,X1为腰背柔韧性与手指力量因子,X2为肩背力量因子,X4为耐力因子;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需要加强的是肩背部力量、肌肉耐力、核心力量、腿部力量以及肩部柔韧性。  相似文献   
28.
射击射箭运动项目是我国竞技优势项目,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射击射箭项目发展的成功经验是:举国体制是项目发展的根本保证,发挥着巨大作用;组织一条龙的训练体系为项目打造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对项目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为项目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高效运行的组织领导和指挥体系为项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制和保障.我国射击射箭项目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是:战略布局需要调整;举国体制需要完善;改进射击射箭器材装备的管理等.我国射击射箭项目可持续发展应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关键要抓好体教结合,项目规律的认识和提升应该贯穿训练竞赛全过程,全国一盘棋要做到统筹兼顾等.  相似文献   
29.
运用芬兰Mega6000-T16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对优秀射箭运动员永富军射箭专项技术动作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永富军的射箭技术动作肌肉用力中,其持弓臂的三角肌和拉弓臂的三角肌,拉弓臂的背阔肌和斜方肌是射箭的主要用力肌群;其肌肉激活顺序都是持弓臂三角肌前部率先被激活,其次是三角肌中部、三角肌后部等肌肉,肌肉激活一致性相对合理;肌肉激活程度的一致性与动作技术与射箭成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射箭运动员应对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运动员在应激情况下的应对策略。本文采用相关的心理量表对 3 9名射箭运动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射箭运动员与体院学生比较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 ,而较少采用“自责”、“回避”应对方式 ;男女运动员在急难情况下采取的应对策略有所不同 ;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比较明显 ,外向性格者或情绪较稳定者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内向性格者或情绪不稳定者则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不同的应对方式对运动竞赛状态焦虑也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