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3460篇
科学研究   487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201篇
综合类   151篇
文化理论   109篇
信息传播   86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671篇
  2004年   763篇
  2003年   98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我省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普及,是我省基础教育系统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42.
《历史学习》2007,(4):46-4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概念,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小康社会的内涵、特点、指标体系、建设的重点及邓小平与小康社会的关系作了全面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我国在21世纪初的奋斗目标,是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943.
我们这次“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试点院校培训班”,是在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的新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听取了农业部、教育部有关领导及有关专家的专题报告,交流研讨了“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方法途径,明确了“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44.
今年是党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第一年。衡量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要达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本文以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从制度建设和创新的角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为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如何以制度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45.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从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 ,把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提出来 ,并把它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必须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方面来改善、巩固和加强 ,并把三者有机地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946.
陈端计 《天中学刊》2003,18(4):20-24
供求之争一直是经济理论史上的一条主线或争论焦点。而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应该是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规律。换言之,供给主导型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供给主导型经济不仅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理论及实践依据,而且对增大我国的有效供给,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平和效率的选择是总量和个量、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扩“中”,和保“低”的统一。为此,必须以财产制度的持续创新确保“效率优先”;必须以健全的稳定机制实现公平,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948.
《宁夏教育》2007,(3):6-9
2007年全区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  相似文献   
949.
“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适应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从而造成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问题。集约型、内生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追求。  相似文献   
950.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辞海》中对该词汇的解释是,“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