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雷  杨世勇 《精武》2012,(11):6-8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2001~2011年间国内学者对举重运动中抓举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希望能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结果显示:近十年间研究者主要从运动生物力学和训练学两个角度对抓举技术进行了研究。运动生物力学的运用以三维运动学为主结合动力学进行研究,涌现了红外光点捕获、杠杆端点自动识别、三维运动仿真等较新技术;训练学角度的研究者以一线教练员为主,通过对自身经验的传递促进了整体抓举技术训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2.
赵海燕 《精武》2012,(25):17-17,19
本文根据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动作的对比,进行分析,得出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优势,为改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高日常训练水平,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比,笔者发现,从整个抓举过程来看,优秀运动员每一个动作都要比一般运动员准确的多,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阻力臂,通过每一个动作的扎实完成,保证整个抓举动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3.
采用星钛便携高速摄像系统对运动员进行平面定点拍摄,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对孟××抓举技术动作进行拍摄和分析膝角、髋角、躯干角、杠铃高度、铃水平速度和铃垂直速度及其过程参数。研究表明:躯干在伸膝提铃和引膝提铃阶段,过早的后仰发力,造成引膝不充分、躯干角在铃速最大时刻过度后仰;抓举动作技术的不稳定如杠铃在达到最高点后距离支撑平面不稳定,水平速度不合理均导致其抓举失败。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膝角、髋角、躯干角、杠铃垂直速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李萍抓举运动学特征及技术上存在的不足,为促进和稳固李萍抓举成绩,保持该级别绝对的竞争实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5.
采用三维影像测量的方法采集优秀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优秀运动员"人/杠"重心间的距离明显要比一般运动员小;优秀运动员能够较好的维持"人/杠"重心在支撑面范围内;优秀运动员在提拉杠铃时能够表现出较大运动速度和拉力。认为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可以作为在训练实践中评价运动员抓举技术优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6.
举重     
《体育博览》2011,(7X):122-122
<正>古时的举重:举重是一项很古老的运动。古希腊人曾用举石头来锻炼和测验人的体力,罗马人在棍的两头扎以石块举重运动员来锻炼体力和训练士兵。中国民族形式的举重活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时代就有记录(举大刀、石担、石锁等)。从晋代至清代,举重均列为武考项目。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的绘画记述了法老们举沙袋或其它重物来锻炼身体,这就是用举重来进行锻炼的最早的记录,运动员们用这种方法来增强身体力量,增加身上的肌肉。举重是一种衡量这种力量的大小、判定一组人中谁最强壮的方式。同体育一样,举重在军事上也用来评估士兵的身体素质。在古代中国,士兵们通常用举起一种称作"鼎"的庞然大物来证明自己力大无穷,动作同今天的抓举有些类似。大多数情况下,举重被尊为是一项壮举,这从希腊的雕塑和绘画中就可以反映出来。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一幅画描绘的是一名年轻人一手举着一块未经加工的石块,每个石块有他头的1.5倍大小。石块慢慢变成了哑铃,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们是被去掉了击锤的铃,以使它们不会发出声。之后哑铃的形状也不断演变,直到现在更受人们喜爱的杠铃。当上个世纪号称汇集了"世界上最强壮的人"的角斗和杂耍表演在美国和英国方兴未艾之际,到1880年,正规的举重俱乐部已在德国和奥地利颇具规模。在1877年,维也纳举办了有历史记载的世界上第一个举重比赛,有些比赛项目看上去十分夸张,比如说只用中指或只用牙齿和头发来举起重物,当然,也有正规的抓举和挺举的比赛。纽  相似文献   
87.
动作研究是科学管理技术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动作研究可以改进和完善动作的方法和顺序,可以用较少投资或不增加投资即可对现行生产系统进行不断改进。抓举物体动作是生产活动中最常见、最典型的动作,对它进行研究与优化,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职业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抓举物体动作为例,在建立人体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抓举动作进行简化分析,结合动作优化的原则,给出生产活动中抓举物体的优化动作。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以我国竞技体校优秀举重运动员张平和郑志盛为研究对象,对两人抓举动作提铃阶段采用了三维录像,并获得了两人在抓举动作提铃阶段中重要的运动学数据,并对抓举动作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实验通过对张平和郑志盛的抓举测试,测得两人在开始提铃时相、提铃阶段膝关节、髋关节及肘关节的角度变化,提铃阶段杠铃速度、提铃时间大小、人体和杠铃重心间距的变化,对以上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到两人的抓举动作优缺点,为运动员改进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崔文华抓举200.5kg超世界记录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崔文华在第八届全运会上抓举200.5 kg 超世界记录的抓举技术作了现场拍摄,并用国产爱捷录像解析系统进行了解析,表明:1)崔文华发力阶段杠心穿越重心轨迹,杠心贴着重心向上而行,而两心(杠心和重心)相对最大偏差明显偏小;2)发力后杠心上抛速度大;3)杠铃上抛最高点相对高度(与身高的百分比)高;4)支撑阶段身体下落快,人体重心向下的加速度超过了重力加速度;5)采用滑杠技术,突出“低”、“稳”支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
女子抓举技术动作的肌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肌电测试仪对江苏省女子举重队现役队员的抓举技术动作进行分析,选取8块在抓举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浅层骨骼肌在抓举过程做同步肌电测量。运用相关软件得出8名运动员在3个不同重量的抓举全过程中8块骨骼肌的积分肌电值,得出三角肌的积分肌电值最大,腓肠肌的积分肌电值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