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230篇
科学研究   36篇
体育   320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61.
目的:探讨手臂摆动对人体行走步态特征的影响,从而为无臂的仿人机器人以及假肢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选用10名青年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以1. 5 ± 0. 3m/s的速度完成手臂自然摆动和限制双臂摆动的行走运动,研究采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Moti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同步采集受试者行走时动力学和运动学数据. 结果:(1)限制摆臂会显著降低步行频率;(2)限制摆臂会显著增大步行时重心的上下摆动、减少骨盆的旋转角度;(3)踝关节的生物力学参数在两种不同运动状态下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不摆臂时踝关节屈伸角度增大、屈伸力矩增大、关节做功增大;同时,不摆臂会造成膝伸力矩显著性增大,做功增多;针对髋关节,不摆臂会造成髋关节的屈伸角度增大;(4)下肢各参数在两种走路模式上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 结论:步行中手臂自然摆动可以降低腿部的能量消耗,是节省能量的一种行走模式;摆臂与不摆臂两种行走状态下肢的运动模式在不同水平上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662.
对一名右膝肌肉轻微损伤的大学生运动员治疗与康复训练前后的步态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康复前损伤倒肌力下降,运动能力降低,两侧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参数呈不对称状态,康复后步长,步频与步速明显增加,支撑及双支撑时间及比例减少,地面支撑反作用力曲线相对起伏较小,两侧运动学与动力学指标具有对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63.
<正>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系列之十六:双杠)挂臂摆动屈伸上是双杠典型的屈伸类动作。其技术特点主要是依靠摆动、屈伸和制动技术的协调配合来完成动作。表现出明显的技术性、力量性和协调性的特点。从技术原理分析,该动作技术的主要环节在身体的屈伸阶段,此阶段的关键技术是通过髋关节的屈伸,并充分运用"制动技术",使身体由屈体挂臂撑成杠上支撑,从而完成动作。动作技术可分为屈、伸  相似文献   
664.
利用Simple算法对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矩形腔体具有强Soret效应的混合流体对流的摆动行波斑图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向定常对流过渡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说明,在较大的相对瑞利数变化范围内存在着摆动行波.摆动行波的摆动周期和摆动幅度随着相对瑞利数的增加而减小.摆动行波的当地波数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当地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