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95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17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宋晨宇 《传媒》2006,(8):67-69
2006年6月19日,在上海国际电视节的电视剧市场研讨会上,权威调查机构AGB尼尔森公布了一串数字,引起了与会者的震惊,作为荧屏大战重武器的电视剧整体收视率严重滑坡,已从2002年的第一位下降到今年的第三位,落后于在荧屏上播放的新闻和电影.  相似文献   
42.
《激情久久》节目是河北电视台近两年重点打造的一档大型综合娱乐节目,栏日时长80分钟,在河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每周日19:40首播.自2005年2月27日开播至今,通过多方努力,《激情久久》节目己逐渐成熟,节目收视率己连续80多期排名全台第一.意识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让这个品牌节目经常洋溢着新鲜的活力,不停地制造新看点,牢牢牵住了广大观众的视线.  相似文献   
43.
周岩 《声屏世界》2006,(4):43-44
从1998年至今,国内对“说新闻”这一节目形态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产生了一批有吸引力的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晚间播报》《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中央电视台的《现在播报》等。这些节目的出现、发展乃至收视率的提高,证明了观众接受它、认可它、喜欢它。但是,随着“说新闻”在全国各个电台、电视台以铺天盖地之势统领新闻播报天下的时候,很多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形成了现在“说新闻”节目发展中的瓶颈。播报如何口语化“说新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解说词的口语化。“说”出的新闻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44.
戚晓通 《声屏世界》2006,(11):57-58
近年来,一些电视剧和娱乐类节目因满足了受众的收视心理、契合收视需求而频创收视高峰,引得有些人颇有微词,说什么“追求收视率导致节目庸俗化和媚俗化”,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因为“据我所知,某些收视率数据并不准确,比如央视科学教育频道的社教类节目,格调高雅,社会反响非常好,但收视率却不理想。”①庸俗和媚俗倾向是不是仅仅由追求高收视率造成的很难说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并非所有庸俗、媚俗的节目都能带来高收视率收视率就是一个数据,单纯无辜的数据怎么就成了“万恶之源”?数据不会说谎,说谎的是使用数据的人。理解一:“绿色…  相似文献   
45.
曾鸿 《新闻知识》2006,(11):50-52
2006年6月,开播3周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始全面改版。与此同时,在6月5日晚上19:00的《新闻联播》中,推出了两位被称为“熟悉而又陌生”的新主播:李梓萌和康辉。两张年轻的新面孔的出现,立即引来大批观众的关注,一时间,对于两位新人以及《新闻联播》节目的评价纷纷涌现,其中有一种观点尤为引人注目:即众多观众认为,《新闻联播》换播音员不如风格创新。事实上,尽管长期以来有着号称是极高的收视率,由于风格上的陈旧等诸多原因,《新闻联播》正在日益失去它的领土。且不说凤凰卫视这种境外传媒的冲击,就是在国土之内,众多的上星卫视在激烈的…  相似文献   
46.
收视率导向批判--本质的追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收视率导向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是民主的化身,那么,收视率导向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其最本质的意义而言,收视率是一种电视节目制作者用以向广告主介绍观众情况以便投放广告的商品,揭示了电视工业最本质的运作机制,是电视节目商品化最明显的表征.收视率导向背后所隐藏的是电视节目乃至这个文化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47.
收视率再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最早提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看法并非是要抹杀收视率的所有积极意义。收视率的负面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对矛盾之中:与主流意识形态导向间的矛盾、与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形成矛盾、与电视观众的真实需求间存在矛盾。文章从受众心理和方法学上对收视率进行批判。认为应该全力促成“收视率”样本结构的调整和大力开展分众定性研究。文章不认同“收视率”对中国电视的绝对统治。如果“唯收视率至上”,事实上是放弃了对文化理性的追求,放弃了对人文艺术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48.
文章是对时统宇、吕强《收视率导向批判———本质的追问》一文的争鸣,认为该文在收视率本质与功能等方面存在偏差,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质量化,收视率在媒体中举足轻重;二、理性化,当今媒体多元评价节目;三、商业化,收视率只是“马前卒”。  相似文献   
49.
收视率导向批判——民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视率导向之所以值得批判的原因在于:收视率导向将收视率强调到了对节目的去留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步,使收视率从测量节目的手段变成了节目存在的目的。商业逻辑置入文化领域,收视率掌控传媒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同商品等同,公民同消费者混一,消费能力代替文化品位,受众的文化选择遭到了极大的限制。与其说收视率是规范的民主,倒不如说是金钱的暴政或群氓的狂欢。  相似文献   
50.
丁大勇 《青年记者》2006,(12):73-74
电视现场直播具有现场感、真实感和时效性,是电视媒体体现实力和提高收视率的首选。现场直播是一个系统工程,突发性因素很多,由此造成的停播、劣播事故将直接影响电视台甚至政府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本文针对现场直播中微波、音频、电源、避雷方面的事故隐患和防范措施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